豆浆通过充分煮沸、控制火候、搭配食材等方式可以保留更多营养。主要有充分煮沸、文火慢煮、避免反复加热、搭配谷物、过滤豆渣等方式。
1、充分煮沸生豆浆含有皂苷等抗营养因子,需要100℃持续沸腾5分钟以上才能完全分解。使用带刻度线的容器观察泡沫状态,初次沸腾后调至中火维持翻滚状态,避免假沸现象。煮沸过程中可适当搅拌防止糊底,但不宜过度搅动导致蛋白质结构破坏。
2、文火慢煮大火急煮易导致蛋白质过度变性,建议初次沸腾后转小火保持微沸状态10-15分钟。使用厚底锅具均匀受热,期间可加入少量冷水激发表面张力,促使大豆异黄酮等活性物质充分溶出。此方法尤其适合保留豆浆中的维生素B族和矿物质。
3、避免反复加热多次加热会加速不饱和脂肪酸氧化,建议单次制作量控制在1-2天饮用量。冷藏保存的豆浆需隔水加热至60℃左右饮用,避免微波炉直接高温加热。添加维生素C含量高的食材如红枣可减缓营养流失。
4、搭配谷物与糙米、燕麦等全谷物按1:1比例共同熬煮,可提高蛋白质生物价至73%以上。谷物中的蛋氨酸能弥补大豆蛋白的氨基酸缺陷,同时增加膳食纤维含量。建议提前浸泡8小时的谷物与豆类一同打浆,使淀粉充分糊化利于消化吸收。
5、过滤豆渣使用80-100目滤网分离豆渣可减少植酸对矿物质吸收的干扰,保留90%以上的可溶性蛋白。滤出的豆渣可二次利用制作豆渣馒头,其中膳食纤维含量达40%。对于需要控制血糖人群,保留部分豆渣有助于延缓糖分吸收。
制作豆浆建议选用非转基因大豆,提前冷藏浸泡12小时使吸水率达120%,可减少抗营养因子含量。饮用时避免空腹,搭配含维生素C的水果能促进铁吸收。糖尿病患者宜选择无糖版本,痛风患者需控制每日摄入量在200毫升以内。现制豆浆最好在4小时内饮用完毕,常温放置超过6小时可能滋生致病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