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患者通常需要多喝水,有助于预防脱水并维持电解质平衡。腹泻时体内水分和电解质大量流失,及时补充液体是关键措施。
腹泻期间肠道蠕动加快,水分吸收功能减弱,排便次数增多会导致体液丢失。此时饮用温开水、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能有效补充钠、钾等电解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口服补液溶液含有葡萄糖和电解质的特定配比,比单纯喝水更能促进肠道水分吸收。对于轻度腹泻,每排一次稀便后可饮用200-300毫升液体,少量多次饮用比一次性大量饮水更有利于吸收。米汤、苹果汁等低渗液体也可作为补充选择,但需避免含咖啡因或酒精的饮品。
部分特殊情况需谨慎补水。若出现持续呕吐无法进食进水,或伴有意识模糊、尿量明显减少等重度脱水表现时,单纯喝水可能无法纠正电解质紊乱,需立即就医进行静脉补液治疗。肠梗阻、心力衰竭患者补水需严格遵医嘱控制入量。婴幼儿腹泻时建议使用专用口服补液盐,母乳喂养者可继续哺乳,但需避免高糖饮品加重腹泻。
除补充水分外,腹泻期间应选择低纤维、低脂的清淡饮食,如米粥、面条等易消化食物。注意观察尿液颜色和量,若持续6小时无尿或出现嗜睡、眼窝凹陷等表现需紧急医疗干预。便后及时清洁会阴部,预防皮肤刺激感染。若腹泻伴随高热、血便或持续超过3天无缓解,应及时就诊排查感染性肠炎等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