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属应对发病后的癫痫患者需采取保护措施、保持呼吸道通畅、记录发作细节、避免刺激及及时就医。癫痫发作时患者可能出现意识丧失、肢体抽搐等症状,正确处理有助于降低伤害风险。
1、保护措施立即移开患者周围尖锐或硬质物品,防止碰撞伤。在患者头部下方垫软物,避免头部撞击地面。不要强行按压抽搐肢体,可能导致骨折或肌肉拉伤。解开衣领、腰带等束缚物,减少呼吸阻力。发作期间禁止喂水或药物,避免呛咳窒息。
2、保持呼吸通畅将患者调整为侧卧位,便于口腔分泌物自然流出。清除口鼻异物,但不可将手指伸入患者口腔。观察胸廓起伏频率,若呼吸暂停超过1分钟或面色青紫,需立即实施心肺复苏。发作结束后持续监测呼吸状态,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呼吸抑制。
3、发作记录详细记录发作起始时间、持续时长及具体表现,包括抽搐部位、眼球偏斜方向等。用手机拍摄视频资料供医生参考。记录发作前诱因如睡眠不足、闪光刺激等。统计发作频率变化,帮助评估治疗效果。这些信息对调整抗癫痫药物方案具有重要价值。
4、环境管理发作结束后保持环境安静,减少声光刺激。患者清醒后可能出现意识模糊,需温和引导认知恢复。避免追问发作细节造成心理负担。恢复期提供温水补充体液,选择易消化食物。短期内不宜从事高空、水下等危险活动。
5、医疗干预若发作持续超过5分钟或24小时内反复发作,需紧急送医。首次发作患者应完善脑电图、头颅MRI等检查。长期未控制发作可能损伤脑功能,需遵医嘱调整用药方案如丙戊酸钠缓释片、左乙拉西坦片、奥卡西平片等。部分难治性癫痫可考虑迷走神经刺激术治疗。
家属应学习癫痫急救知识,随身携带患者医疗信息卡。定期陪同患者复诊监测血药浓度,避免自行增减药物。保持规律作息,限制咖啡因摄入,洗澡时选择淋浴并控制水温。发作控制良好的患者可逐步恢复轻度运动,但需避免游泳、攀岩等高风险活动。建立发作日记有助于医患沟通和治疗方案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