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管引流术可能引发胆道感染、胆汁渗漏、电解质紊乱及导管相关并发症,多数情况下可通过规范操作和术后管理降低风险。
1、胆道感染术中器械污染或术后护理不当可能导致逆行感染,表现为发热、寒战,需使用头孢曲松、甲硝唑等抗生素控制感染,同时保持引流管通畅。
2、胆汁渗漏穿刺部位愈合不良或导管移位可致胆汁漏入腹腔,引发腹痛、腹膜刺激征,需超声引导下穿刺引流,必要时行胆管修补术。
3、电解质紊乱长期胆汁外引流导致钠钾流失,可能诱发乏力、心律失常,需定期监测电解质,口服补液盐或静脉补充氯化钾纠正失衡。
4、导管并发症导管堵塞或脱落需紧急处理,可能与血凝块沉积、固定不当有关,可尝试生理盐水冲洗导管,严重时需重新置管。
术后需保持引流袋低于穿刺部位,记录每日胆汁引流量与性状,出现寒战、引流骤减或持续腹痛应及时就医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