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功能复位标准主要包括解剖复位、功能复位、稳定复位和愈合复位四个方面,需通过临床检查和影像学评估确认。
1、解剖复位:骨折断端完全恢复到正常解剖位置,关节面平整无台阶,适用于关节内骨折或儿童骨骨骺损伤。
2、功能复位:允许存在轻微移位但需满足肢体长度恢复、轴线对齐和旋转矫正,确保不影响肢体功能活动。
3、稳定复位:复位后骨折端接触面积足够,能抵抗生理负荷而不易再移位,可通过内固定或外固定维持稳定性。
4、愈合复位:复位状态有利于骨折愈合,包括良好血供保障、适当力学环境和无软组织嵌顿等条件。
复位后需定期复查X线片,配合康复训练促进功能恢复,避免过早负重影响愈合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