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骨髓瘤引起骨病主要与浆细胞异常增殖破坏骨组织、抑制骨形成、激活破骨细胞等因素有关。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恶性浆细胞疾病,其特征为骨髓中浆细胞异常增生并分泌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导致骨骼破坏、贫血、肾功能损害等一系列临床表现。
1、浆细胞浸润骨骼多发性骨髓瘤的恶性浆细胞可直接浸润骨骼中,取代正常骨髓组织并分泌多种细胞因子。这些异常浆细胞在骨髓腔内大量增殖,形成溶骨性病变,侵蚀骨小梁结构,导致骨质疏松甚至病理性骨折。患者可能出现骨痛、脊柱压缩性骨折等症状,需通过双膦酸盐类药物如唑来膦酸注射液、帕米膦酸二钠注射液抑制骨破坏。
2、破骨细胞过度活化肿瘤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如RANKL、IL-6等可激活破骨细胞,加速骨吸收过程。破骨细胞活性增强导致骨溶解与钙释放入血,形成高钙血症。此时患者除骨痛外还可出现恶心、多尿等症状,需使用地诺单抗注射液或降钙素鼻喷剂抑制破骨细胞功能,同时补充水分促进钙排出。
3、成骨细胞功能抑制多发性骨髓瘤微环境中Wnt信号通路被抑制,成骨细胞分化受阻,新骨形成减少。骨形成与骨吸收失衡进一步加重骨质破坏。患者X线可见穿凿样溶骨性病变,需通过靶向药物如硼替佐米联合化疗控制肿瘤进展,必要时行椎体成形术稳定骨折椎体。
4、病理性骨折风险骨质严重时可发生自发性骨折,常见于脊柱、肋骨等部位。脊椎压缩性骨折可能导致脊髓压迫甚至截瘫,需紧急评估是否需手术减压固定。对于承重骨骨折高风险患者,可预防性使用支具保护,并定期监测骨密度变化。
5、高钙血症相关损害骨质破坏释放大量钙离子入血,超过肾脏排泄能力时引发高钙血症。严重时可导致意识模糊、心律失常等,需静脉补液联合利尿剂促进钙排出,必要时使用糖皮质激素或降钙素。长期需控制肿瘤负荷并持续使用双膦酸盐类药物保护骨骼。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应保持适度活动以维持骨强度,避免剧烈运动或负重以防骨折。饮食需保证充足钙与维生素D摄入,但高钙血症期间需限制高钙食物。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与影像学评估,出现新发骨痛或活动受限时及时就医。治疗期间注意监测肾功能与电解质,按医嘱规范使用骨保护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