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自闭症的治疗宜早主要是因为早期干预能显著改善社交、语言和行为发育迟缓。自闭症谱系障碍通常在3岁前出现症状,早期治疗可通过行为干预、语言训练、社交技能培养等方式帮助患儿建立基础能力,减少继发性行为问题。
自闭症的核心症状包括社交互动障碍、语言沟通困难及重复刻板行为。2-6岁是大脑神经可塑性最强的阶段,此时进行密集的行为疗法如应用行为分析,能有效重塑神经连接。早期干预可帮助患儿掌握基本生活技能,部分儿童经过系统训练后能接近正常发育水平。语言训练需在语言敏感期进行,错过黄金期可能导致永久性语言功能损伤。早期介入还能预防因沟通障碍引发的情绪问题,如攻击行为或自伤行为。
3岁后仍未接受干预的患儿,大脑代偿能力逐渐下降,改善空间明显缩小。晚期治疗往往需要更高强度的训练才能达到相同效果,且对严重刻板行为的矫正效率较低。部分患儿在学龄期会出现学习障碍与注意力缺陷等共患病,早期干预可降低共患病发生概率。对于存在感觉统合失调的患儿,早期感觉统合训练能显著改善触觉防御或寻求行为。
家长发现儿童存在不理人、不说活、重复转圈等表现时,应尽快到儿童精神科或发育行为科就诊。除专业康复训练外,家长需保持每日3小时以上互动游戏,采用图片交换系统辅助沟通。饮食上注意补充富含Omega-3脂肪酸的深海鱼,避免过量摄入含酪蛋白的乳制品。建立稳定的生活规律对减少患儿焦虑行为有重要作用,建议固定作息时间和活动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