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是否需要补充维生素A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通常饮食均衡的儿童无须额外补充,但存在维生素A缺乏风险或已出现缺乏症状的儿童需遵医嘱补充。
1、无须补充的情况母乳喂养的婴儿通常可从母乳中获取足量维生素A,6月龄后添加富含维生素A的辅食如胡萝卜泥、西蓝花等即可满足需求。健康儿童日常摄入动物肝脏、蛋黄、乳制品及深色蔬菜水果,一般不会缺乏维生素A。过量补充可能导致头痛、呕吐等中毒反应,故不建议盲目补充。
2、需要补充的情况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因肝脏储备不足,可能需在医生指导下补充维生素A制剂。长期腹泻或肝胆疾病患儿因吸收障碍易缺乏,表现为夜盲症、皮肤干燥等症状,需检测血清视黄醇水平后针对性补充。部分地区营养不良高发群体可遵医嘱预防性补充,如维生素A软胶囊。
3、维生素A缺乏表现早期可能出现夜间视力下降、结膜干燥,进展期可见角膜溃疡甚至穿孔。皮肤表现包括毛囊角化、干燥脱屑。免疫低下者易反复呼吸道感染,生长发育迟滞。确诊需结合膳食调查、临床表现及血清视黄醇检测。
4、食物补充建议动物性食物中维生素A利用率较高,如每周摄入1-2次猪肝(每次15-20克)或每日1个鸡蛋。植物性来源可选用胡萝卜、菠菜等深色蔬菜,建议焯水后加少量油脂烹调促进β-胡萝卜素转化。乳制品选择全脂牛奶或酸奶效果优于脱脂奶。
5、补充剂使用原则临床常用维生素AD滴剂或维生素A软胶囊,须严格按医嘱剂量使用。避免与异维A酸等药物同服,慢性肾病患儿需调整剂量。补充期间每3个月复查血清水平,症状改善后逐步减量至停用,优先通过膳食维持。
家长应定期监测儿童生长发育曲线,6月龄以上婴幼儿建议每周轮换摄入动物肝脏、深色蔬菜等不同维生素A来源。烹饪时避免长时间高温油炸导致营养流失,可将胡萝卜与肉类同炖提高吸收率。若发现儿童持续畏光、眨眼频繁或皮肤异常粗糙,应及时就医评估,禁止自行长期大剂量补充维生素A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