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确实可能对血液系统造成危害,但危害程度与辐射剂量、暴露时间及个体差异密切相关。辐射对血液系统的影响主要有骨髓抑制、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贫血、免疫功能障碍等。短期大剂量辐射可直接破坏造血干细胞,长期低剂量辐射可能增加血液病风险。
辐射暴露后最先受影响的是骨髓造血功能。骨髓中造血干细胞对辐射高度敏感,受损伤后可能导致外周血细胞数量下降。白细胞减少会增加感染风险,血小板减少可能引发出血倾向,贫血则会导致乏力、头晕等症状。辐射还可能诱发染色体畸变,与白血病等血液肿瘤的发生存在关联。
日常生活中接触的医疗检查辐射或环境本底辐射通常不会立即造成血液系统损害。但长期从事放射工作的人员需定期监测血常规,发现异常应及时脱离辐射环境。核事故等极端情况下的大剂量辐射暴露,可能引发急性放射病,需立即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等专业救治。
减少不必要辐射暴露是预防关键。进行医疗放射检查时需做好防护,职业暴露者应严格穿戴防护装备。日常可多摄入富含优质蛋白、铁元素、叶酸的食物如瘦肉、动物肝脏、深色蔬菜等,有助于维持造血功能。出现不明原因出血、反复感染或持续乏力时,建议及时就医检查血常规和骨髓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