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患者一般可以适量吃高蛋白质食物,但需根据肝功能代偿情况调整摄入量。蛋白质有助于肝细胞修复,但肝功能严重受损时过量摄入可能诱发肝性脑病。
肝功能代偿良好时,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可控制在每公斤体重1-1.2克。优质蛋白如乳清蛋白、鱼肉、鸡胸肉等更易被吸收利用,能改善营养不良状态并促进肝脏合成白蛋白。这类患者适当增加豆制品、蛋清等植物性与动物性蛋白混合摄入,可减少血氨生成风险。临床常见通过口服乳清蛋白粉或食用低脂牛奶补充蛋白质,同时需监测血氨水平变化。
肝功能失代偿期患者需将蛋白质摄入量降至每公斤体重0.5-0.8克。此时应优先选择支链氨基酸含量高的蛋白来源,如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中的肝病专用营养粉。这类产品经过脱氨处理,可减轻肝脏代谢负担。若出现肝性脑病前驱症状,需暂时限制蛋白质摄入至每公斤体重0.3克,待症状缓解后逐步增量。临床常用乳果糖调节肠道菌群,配合低蛋白饮食控制血氨升高。
肝硬化患者饮食需遵循个体化原则,定期检测肝功能与血氨指标。除蛋白质调控外,应保证足够热量摄入防止肌肉分解,避免坚硬粗糙食物损伤食管静脉。出现食欲减退或腹胀时,可采用少量多餐方式,必要时在营养师指导下使用肠内营养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