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引起的中风通常较为严重,可能遗留长期功能障碍甚至危及生命。高血压是脑卒中最主要的可控危险因素,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会导致脑动脉硬化、血管破裂或血栓形成。
高血压引发的中风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两种类型。缺血性中风占多数,因脑血管狭窄或堵塞导致脑组织缺血坏死,患者可能出现偏瘫、失语、意识障碍等症状,部分患者需溶栓或取栓治疗。出血性中风虽占比少但更凶险,因血压骤升使血管破裂形成脑内血肿,常伴随剧烈头痛、呕吐、昏迷,需紧急手术清除血肿或降低颅压。无论哪种类型,发病后6小时内是黄金救治期,延迟治疗会增加脑细胞不可逆损伤风险。
少数血压轻度升高且及时干预的患者,可能仅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表现为一过性肢体麻木或眩晕,24小时内症状完全缓解。这类情况虽相对较轻,但属于中风预警信号,若忽视血压管理可能进展为完全性中风。部分高龄患者因血管脆性增加,即使血压控制良好仍可能突发脑血管意外。
高血压患者应每日监测血压并记录波动情况,遵医嘱规律服用硝苯地平控释片、厄贝沙坦片等降压药物,避免擅自调整剂量。饮食需限制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5克,增加芹菜、海带等富钾食物,每周进行3-5次快走或游泳等有氧运动。出现突发剧烈头痛、单侧肢体无力等症状时须立即平卧,拨打急救电话而非自行送医,转运过程中保持头部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窒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