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夜茶一般可以喝,但若出现变质则不建议饮用。隔夜茶能否饮用主要与储存条件、茶叶种类有关。
茶叶冲泡后若在室温下敞开放置超过12小时,茶多酚氧化可能导致口感变涩,但不会产生有害物质。使用玻璃或陶瓷容器密封冷藏的隔夜茶,微生物污染概率较低,绿茶、白茶等未发酵茶隔夜后维生素C损失较多,但红茶、黑茶等发酵茶因氧化程度高,隔夜后风味变化较小。饮用前需观察茶汤是否浑浊、有无异味,冷藏保存的隔夜茶建议加热至70摄氏度以上杀菌。
夏季高温潮湿环境下,茶汤超过8小时可能滋生霉菌,尤其含糖的奶茶、果茶更易腐败。使用金属容器盛放的隔夜茶,茶多酚与金属离子结合可能产生沉淀物。肠胃敏感者饮用隔夜茶可能出现腹泻,因茶汤中的单宁酸随时间延长而浓度升高。普洱茶等后发酵茶隔夜后虽不易变质,但长时间浸泡会使咖啡因析出过量。
建议根据茶叶类型调整冲泡浓度,绿茶每次冲泡量以4小时内饮完为宜,乌龙茶可适当延长至6小时。隔夜茶不宜反复加热,冷藏保存时间建议控制在18小时内。饮茶后出现恶心、腹痛等症状应立即停止饮用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