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瘤出现肾损害时是否需要血液透析需根据肾功能损伤程度决定。若存在严重电解质紊乱、尿毒症症状或急性肾损伤,通常需要血液透析;若肾功能损害较轻且可控,则可能无须透析。多发性骨髓瘤肾损害主要由轻链蛋白沉积、高钙血症等因素引起。
当骨髓瘤患者出现严重肾损害时,血液透析是挽救生命的关键措施。轻链蛋白大量沉积可导致肾小管堵塞,引发急性肾衰竭,表现为少尿或无尿、血肌酐快速升高。高钙血症会加重肾小管损伤,同时骨髓瘤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可能直接损害肾小球滤过功能。此时血液透析能快速清除体内代谢废物,纠正电解质失衡,为后续化疗创造条件。临床常配合硼替佐米注射液、来那度胺胶囊等靶向药物控制原发病,同时使用碳酸氢钠片碱化尿液减少轻链沉积。
部分患者肾损害处于早期阶段时,积极治疗原发病可能避免透析。轻度肾损伤仅表现为微量蛋白尿或血肌酐轻度升高,通过充分水化、碱化尿液及控制高钙血症,肾功能可能保持稳定。使用注射用唑来膦酸调节钙磷代谢,配合沙利度胺片抑制肿瘤生长,部分患者肾功能可逐渐恢复。但需密切监测尿量、血肌酐及电解质变化,一旦进展为不可逆肾损伤仍需考虑透析。
骨髓瘤肾损害患者日常需保持每日尿量2000毫升以上,限制高嘌呤饮食避免加重肾脏负担。定期复查血清游离轻链、肾功能及骨髓穿刺评估病情,治疗期间注意预防感染。任何新发水肿或尿量减少都应及时就医,由肾内科与血液科医生共同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