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瘤疼痛可通过镇痛药物、放射治疗、靶向治疗、骨髓移植、中医调理等方式治疗。骨髓瘤疼痛通常由肿瘤浸润骨骼、病理性骨折、高钙血症、神经压迫、继发感染等原因引起。
1、镇痛药物轻中度疼痛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缓解;中重度疼痛需遵医嘱使用阿片类药物如盐酸羟考酮缓释片、硫酸吗啡缓释片等。药物需严格遵循阶梯给药原则,避免自行调整剂量。肿瘤溶解或骨折导致的急性疼痛可能需联合使用双膦酸盐类药物如唑来膦酸注射液抑制骨破坏。
2、放射治疗局部骨痛明显或病理性骨折风险高的患者可采用低剂量放射治疗,常用剂量为8-10Gy分次照射。放疗能直接杀伤肿瘤细胞并减少炎症介质释放,对脊椎等承重部位的溶骨性病变效果显著。治疗期间需监测血常规,可能出现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
3、靶向治疗蛋白酶体抑制剂如硼替佐米注射液、免疫调节剂如来那度胺胶囊等靶向药物可抑制骨髓瘤细胞增殖,间接缓解骨痛。治疗需配合血生化监测,可能出现周围神经病变、深静脉血栓等副作用。新型CD38单抗如达雷妥尤单抗注射液对难治性病例疼痛控制有较好效果。
4、骨髓移植适合年轻且身体状况良好的患者,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可延长无进展生存期,异基因移植存在治愈可能。移植前需大剂量化疗清除骨髓瘤细胞,术后疼痛缓解与疾病缓解程度相关。移植后需长期预防感染和移植物抗宿主病。
5、中医调理辅助使用活血化瘀类中药如复方丹参滴丸、延胡索止痛片等可改善微循环,配合针灸选取阿是穴、夹脊穴等缓解局部疼痛。需注意中药与靶向药物的相互作用,避免使用含马兜铃酸等肾毒性成分的药材。太极拳等柔缓运动有助于维持骨密度。
骨髓瘤患者日常需保持适度活动预防骨质疏松,卧床时每2小时翻身避免压疮。饮食应保证优质蛋白摄入如鱼肉、蛋类,限制高钙食物。疼痛加重或出现新发骨痛时需及时复查骨扫描,治疗期间每月监测血清M蛋白及肾功能。避免剧烈运动或提重物以防病理性骨折,外出活动建议使用拐杖等辅助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