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口缝针后红肿可通过局部冷敷、保持清洁、外用药物、口服抗生素等方式缓解。红肿通常由局部炎症反应、细菌感染、缝线过敏、护理不当等原因引起。
1、局部冷敷早期红肿可采用冰袋间歇冷敷,每次不超过20分钟,有助于收缩血管减轻肿胀。避免冰块直接接触皮肤,需用清洁毛巾包裹。
2、保持清洁每日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覆盖无菌敷料。接触伤口前需洗手,避免汗液或污水污染创面。缝线部位出现黄色渗液需及时就医。
3、外用药物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等抗生素药膏。过敏体质者慎用含新霉素制剂,用药后出现皮疹应停用。
4、口服抗生素伴发热或脓性分泌物时需口服头孢氨苄、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克林霉素等药物。使用抗生素期间禁止饮酒,需完成规定疗程。
伤口愈合期避免进食辛辣刺激食物,保持患处干燥透气。如红肿持续加重、出现搏动性疼痛或发热,应立即返院拆除缝线引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