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鲜的脂肪含量通常较低,但不同种类的海鲜脂肪含量差异较大。
鱼类中的鳕鱼、鲈鱼、比目鱼等白肉鱼脂肪含量较低,每100克可食用部分脂肪含量不足5克,适合需要控制脂肪摄入的人群。三文鱼、金枪鱼、沙丁鱼等深海鱼脂肪含量相对较高,每100克可食用部分脂肪含量可达10-20克,但这些脂肪多为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富含对心血管有益的欧米伽3脂肪酸。贝类海鲜如蛤蜊、牡蛎、扇贝等脂肪含量普遍较低,每100克可食用部分脂肪含量多在1-3克之间。甲壳类海鲜如虾、蟹的脂肪含量也较低,每100克可食用部分脂肪含量通常在1-2克。需要注意的是,海鲜的烹饪方式会显著影响最终脂肪含量,油炸、黄油煎制等方式会大幅增加脂肪含量。
建议选择清蒸、水煮等低脂烹饪方式处理海鲜,既能保留海鲜的营养价值,又能控制脂肪摄入。对于需要严格控制脂肪摄入的人群,可优先选择白肉鱼类和贝类海鲜。食用海鲜时应注意新鲜度,避免食用变质海鲜导致胃肠不适。对海鲜过敏者应避免食用相关海鲜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