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牛奶腹泻可能是牛奶蛋白过敏或乳糖不耐受引起的。牛奶蛋白过敏属于免疫反应,乳糖不耐受则是消化酶缺乏导致的非免疫反应。两者症状相似但发病机制不同,需通过医学检查鉴别。
牛奶蛋白过敏是免疫系统对牛奶中的蛋白质产生异常反应,常见于婴幼儿。患者接触牛奶后可能出现腹泻、呕吐、皮肤红疹甚至呼吸困难等过敏反应。症状通常在摄入后几分钟到两小时内出现。牛奶蛋白过敏患者需要完全避免含牛奶蛋白的食物,可选择深度水解配方奶粉或氨基酸配方奶粉替代。
乳糖不耐受是由于小肠缺乏乳糖酶,无法分解牛奶中的乳糖所致。未消化的乳糖进入大肠后被细菌发酵,产生气体和酸性物质,导致腹胀、腹痛和腹泻。症状多在摄入后半小时到两小时出现。乳糖不耐受患者可选择低乳糖或无乳糖奶制品,或服用乳糖酶补充剂帮助消化。
建议出现喝牛奶后腹泻症状时记录饮食日记,观察症状出现时间与持续时间。可到医院进行皮肤点刺试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或乳糖氢呼气试验等检查明确诊断。确诊后应在医生指导下调整饮食,必要时补充钙和维生素D。家长需注意儿童生长发育情况,定期评估营养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