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眼睑下垂可通过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通常由先天性发育异常、重症肌无力、动眼神经麻痹、外伤等因素引起。
1、物理治疗先天性轻度眼睑下垂可通过眼部按摩、热敷促进血液循环,家长需每日帮助孩子轻柔提拉上睑肌,配合眼球转动训练。
2、药物治疗重症肌无力导致的上睑下垂可能与神经肌肉接头病变有关,表现为晨轻暮重,可遵医嘱使用溴吡斯的明片、新斯的明注射液、醋酸泼尼松片等药物。
3、神经治疗动眼神经麻痹常伴随眼球运动障碍,可能与颅内感染或血管病变有关,需针对原发病使用营养神经药物如甲钴胺片、维生素B1片、鼠神经生长因子。
4、手术治疗先天性重度上睑下垂或外伤性提上睑肌断裂时,建议3岁后行额肌悬吊术或提上睑肌缩短术,术后家长需注意避免孩子揉眼。
建议定期监测视力发育,避免强光刺激,保证充足维生素A摄入,发现双眼下垂或伴随斜视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