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腰果过敏可通过观察进食后是否出现皮肤瘙痒、口腔肿胀、呼吸困难等过敏反应。主要有皮肤点刺试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食物激发试验、病史询问、日常观察记录等方法。
1、皮肤点刺试验将微量腰果提取液刺入前臂皮肤表层,15-20分钟后观察局部是否出现红晕或风团。该方法快速直观,但可能受抗组胺药物影响,测试前需停用相关药物3天。阳性反应表现为直径超过3毫米的丘疹伴周围红晕,提示存在IgE介导的过敏反应。
2、血清特异性IgE检测通过静脉采血检测血清中腰果蛋白特异性IgE抗体水平。数值超过0.35kU/L视为阳性,数值越高过敏风险越大。该检测不受药物影响,适合皮肤疾病急性期患者,但无法预测过敏反应严重程度。
3、食物激发试验在医疗监护下逐步增加腰果摄入量,观察是否出现呕吐、腹泻、血压下降等全身反应。此为诊断金标准,但需配备急救设备,严重过敏史者禁用。试验从0.1克腰果粉开始,间隔20-30分钟加倍剂量,累计达10克无反应可排除过敏。
4、病史询问重点了解既往进食腰果后出现荨麻疹、喉头水肿等反应的时间与强度,家族中特应性疾病史,以及合并哮喘、湿疹等过敏性疾病情况。典型速发型过敏多在进食后2小时内发作,迟发型反应可能间隔6-8小时出现。
5、日常观察记录首次尝试腰果时从1/8颗开始,记录72小时内皮肤、呼吸、消化系统变化。接触腰果制品后出现眼结膜充血、持续打喷嚏等轻微症状即应警惕。建议用食物日记追踪过敏原,注意交叉反应(如芒果、开心果可能引发类似反应)。
确诊腰果过敏后应严格避免摄入含腰果的糕点、零食、酱料等食品,阅读食品标签注意"可能含有坚果"提示。随身携带肾上腺素自动注射笔,过敏发作时立即大腿外侧肌肉注射。定期复查过敏指标,儿童患者建议每1-2年重新评估,部分患儿随年龄增长可能产生耐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