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发烧通常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环境因素或免疫反应引起,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畏寒、乏力等症状,与严重发热性疾病相比病程较短且症状较轻。
1.病毒感染:普通感冒或流感等病毒感染是常见原因,体温多低于39℃,可伴随鼻塞、咽痛。治疗以休息为主,药物可选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或连花清瘟胶囊缓解症状。
2.细菌感染:扁桃体炎或中耳炎等细菌感染可能导致体温超过39℃,需血常规检查确认。明确诊断后可选用阿莫西林、头孢克洛或阿奇霉素等抗生素治疗。
3.环境因素:高温中暑或脱水引起的发热通常无感染体征,降温补水后多可缓解,无须特殊用药,需避免重复进行剧烈运动。
4.免疫反应:疫苗接种或过敏反应可能导致低热,通常48小时内自行消退,若持续发热需排查其他病因。
发热期间建议多饮水,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西蓝花,体温超过38.5℃或持续3天未退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