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植病人病毒性肺炎的治疗效果与病毒类型、免疫抑制程度及干预时机有关,主要影响因素有病毒种类、免疫状态、合并感染、基础疾病控制情况。
1、病毒种类巨细胞病毒或呼吸道合胞病毒等机会性感染需针对性抗病毒治疗,如更昔洛韦静脉制剂、膦甲酸钠注射剂、西多福韦注射液,伴随发热和血氧下降时需氧疗支持。
2、免疫状态移植后强效免疫抑制剂使用会延缓病毒清除,需在监测血药浓度下调整他克莫司或环孢素剂量,同时可能出现淋巴细胞计数持续偏低。
3、合并感染混合细菌或真菌感染需联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伏立康唑等广谱药物,常见多重耐药菌感染导致治疗周期延长。
4、基础疾病控制移植物抗宿主病活动期会加重肺损伤,需增加甲泼尼龙冲击治疗,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伴影像学磨玻璃影扩大。
移植患者出现持续发热或呼吸频率加快时应立即就医,住院期间需严格隔离防护并监测心肺功能,恢复期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D有助于免疫功能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