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磊
副主任医师
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
肛肠科
视网膜脱离可通过激光治疗、冷冻治疗、气体填充术、巩膜扣带术、玻璃体切割术等方式治疗。视网膜脱离通常由高度近视、眼部外伤、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后脱离、家族遗传史等原因引起。
1、激光治疗:激光治疗适用于视网膜裂孔或局部脱离的情况。通过激光束在视网膜裂孔周围形成瘢痕,使视网膜与脉络膜粘连,防止液体进入视网膜下腔。激光治疗操作简单,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但需要定期复查。
2、冷冻治疗:冷冻治疗适用于视网膜裂孔或局部脱离,特别是位于周边部的病变。通过冷冻探头使视网膜与脉络膜粘连,防止液体进入视网膜下腔。冷冻治疗创伤较小,术后恢复较快,但可能引起暂时性视力模糊。
3、气体填充术:气体填充术适用于视网膜脱离范围较大的情况。通过向玻璃体腔内注入气体,利用气体的浮力将脱离的视网膜推回原位。气体填充术需要术后保持特定体位,气体吸收后视力逐渐恢复。
4、巩膜扣带术:巩膜扣带术适用于视网膜脱离范围较大或伴有玻璃体牵拉的情况。通过在眼球外壁放置硅胶带,使眼球壁内陷,减轻玻璃体对视网膜的牵拉,促进视网膜复位。巩膜扣带术创伤较大,术后恢复时间较长。
5、玻璃体切割术:玻璃体切割术适用于复杂的视网膜脱离,如伴有严重玻璃体出血、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等情况。通过切除玻璃体,解除玻璃体对视网膜的牵拉,同时进行视网膜复位。玻璃体切割术创伤较大,术后恢复时间较长,但效果显著。
视网膜脱离的治疗方法多样,选择最佳治疗方案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决定。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护眼睛,避免剧烈运动,定期进行眼部检查。饮食上多摄入富含维生素A、C、E的食物,如胡萝卜、菠菜、蓝莓等,有助于维护视网膜健康。适当进行眼部保健操,避免长时间用眼,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