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扁桃体炎可通过物理降温、饮食调整、口腔清洁、药物缓解及环境改善等方式治疗,通常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免疫力低下、环境刺激及邻近器官炎症蔓延等原因引起。
1、物理降温:
患儿发热时可使用温水擦拭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处,或贴退热贴辅助降温。避免酒精擦浴或冰敷,防止皮肤刺激。体温超过38.5摄氏度需考虑使用退热药物,但需严格遵医嘱。
2、饮食调整:
选择温凉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汤、藕粉,避免辛辣、坚硬食物刺激咽喉。少量多次补充水分,可饮用蜂蜜水缓解咽干。吞咽困难时可尝试果泥、酸奶等营养密度高的食物。
3、口腔清洁:
使用生理盐水或儿童专用漱口水清洁口腔,年幼儿可用棉签蘸取淡盐水轻拭口腔黏膜。餐后及时漱口,减少食物残渣滞留。避免使用含酒精成分的漱口液。
4、药物缓解:
细菌性感染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头孢克洛。咽痛明显可选用儿童剂型的布洛芬混悬液,但需注意用药间隔。严禁自行调整抗生素用量或疗程。
5、环境改善:
保持室内湿度50%-60%,使用加湿器或悬挂湿毛巾。每日通风2-3次,避免冷风直吹。远离二手烟、粉尘等刺激物。患儿衣物选择纯棉材质,减少静电刺激。
护理期间需监测体温变化及精神状态,若出现持续高热、拒食、呼吸急促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恢复期可适当补充维生素C含量高的水果如猕猴桃、橙子,避免剧烈运动。保证每日10小时以上睡眠,暂缓接种疫苗至痊愈后1-2周。注意与其他儿童隔离,避免交叉感染。急性期后可逐步进行吞咽功能训练,如吹泡泡、吸管饮水等帮助咽喉肌肉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