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出现发热症状时,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避免使用布洛芬、阿司匹林等非甾体抗炎药。孕期用药需严格遵循安全性评估,主要考虑药物对胎儿的影响程度。
1、对乙酰氨基酚作为妊娠B级药物,对乙酰氨基酚是孕妇退热首选,单次剂量不超过500毫克,24小时内用药不超过4次。该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发挥解热作用,需警惕超量使用可能导致肝损伤。
2、中药退热制剂柴胡注射液等部分中药注射剂需谨慎使用,口服剂型如板蓝根颗粒相对安全,但须经中医师辨证使用。中药复方制剂成分复杂,可能含有妊娠禁忌成分。
3、物理降温体温低于38.5℃时优先采用温水擦浴、冰袋冷敷等物理方法,同时补充水分。物理降温无药物副作用风险,但需避免酒精擦浴导致皮肤吸收或寒战。
4、病因治疗针对感染性发热需查明病原体,细菌感染可使用青霉素类抗生素,病毒感染以对症支持为主。妊娠期免疫状态改变易发生泌尿系统感染等需特别关注。
孕妇发热期间应保持每日2000毫升饮水量,选择绿豆汤、西瓜汁等清热饮品,体温持续超过38.5℃或伴随头痛呕吐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