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头部血肿可通过观察护理、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穿刺抽吸等方式处理。血肿通常由产道挤压、凝血异常、血管损伤、遗传性出血疾病等原因引起。
1、观察护理体积较小的血肿建议家长每日测量头围,避免局部按压,保持会阴清洁。多数可自行吸收,无须特殊处理。
2、物理治疗家长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冷敷处理,使用无菌冰袋隔纱布外敷。血肿形成24小时后可改用温热敷促进吸收。
3、药物治疗伴随凝血功能障碍时需遵医嘱使用维生素K1注射液、氨甲环酸注射液、人凝血酶原复合物等药物。需监测凝血四项指标变化。
4、穿刺抽吸血肿直径超过5厘米或持续增大时,需由儿科医生在无菌条件下行血肿穿刺术,术后加压包扎防止再出血。
哺乳期母亲应补充维生素K丰富食物如西蓝花、菠菜,发现血肿进行性增大或出现发热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