韧带拉伤可通过疼痛程度、关节稳定性、活动受限程度、影像学检查等方式判断。韧带拉伤通常由运动损伤、外力撞击、关节过度扭转、慢性劳损等原因引起。
1、疼痛程度韧带拉伤后会出现局部锐痛或钝痛,按压时疼痛加剧,可能伴随皮下淤血。轻度拉伤可通过冰敷和制动缓解,中重度需使用布洛芬、双氯芬酸钠等药物镇痛。
2、关节稳定性受伤关节可能出现异常松动感,进行抽屉试验或侧方应力测试时可发现关节间隙增宽。二级以上拉伤需佩戴支具固定,严重者需关节镜手术修复。
3、活动受限拉伤后关节活动范围明显减小,主动屈伸时伴随疼痛性阻滞。急性期应停止运动并抬高患肢,恢复期可进行渐进式康复训练。
4、影像学检查超声检查可显示韧带连续性中断,MRI能准确判断拉伤分级。三级拉伤可能伴随撕脱性骨折,X线片有助于鉴别诊断。
伤后48小时内应遵循RICE原则处理,恢复期可适当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C促进韧带修复,剧烈运动前做好热身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