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即使血压降至正常范围,多数情况下仍需遵医嘱长期服药。血压控制达标主要与药物依赖性、血管功能修复、基础疾病管理、停药风险评估等因素有关。
1、药物依赖性降压药通过调节体液平衡或血管张力维持血压稳定,突然停药可能导致血压反跳性升高。常用药物包括氨氯地平片、缬沙坦胶囊、氢氯噻嗪片等。
2、血管功能修复长期高血压会导致血管内皮损伤,血压正常后仍需持续用药帮助血管修复。可配合低钠饮食和规律有氧运动辅助改善血管弹性。
3、基础疾病管理合并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慢性病时,降压药同时具有器官保护作用。例如伴有蛋白尿者可选用厄贝沙坦片等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
4、停药风险评估医生会根据动态血压监测、靶器官损害程度等评估停药可能性,部分低危患者可尝试逐步减量,但须严格随访血压变化。
建议定期监测血压并记录波动情况,保持每日食盐摄入量低于5克,避免剧烈情绪波动影响血压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