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的原理主要涉及血管阻力增加、心脏输出量异常、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及钠潴留等因素,长期未控制可导致心脑血管损害。
1. 血管阻力增加外周小动脉硬化或痉挛导致血管腔狭窄,血流阻力增大。可能与长期高盐饮食、吸烟等因素有关,表现为头晕、颈项僵直等症状。
2. 心脏输出量异常交感神经过度兴奋或血容量增多时,心脏泵血负荷加重。常见于肥胖、酗酒人群,伴随心悸、劳力性呼吸困难等表现。
3. 肾素系统激活肾脏缺血时释放肾素,引发血管紧张素Ⅱ生成,导致血管收缩和水钠重吸收。多见于肾动脉狭窄患者,可能伴随夜尿增多。
4. 钠代谢失衡遗传性钠泵缺陷或过量钠摄入导致细胞外液容量扩张。部分患者存在家族史,常见下肢水肿、晨起颜面浮肿等症状。
建议限制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5克,规律监测血压,避免剧烈情绪波动,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降压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