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人群确实更容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主要风险因素包括内脏脂肪堆积、胰岛素抵抗、血脂异常和慢性炎症反应。
1、内脏脂肪堆积腹部脂肪过多会分泌促炎因子,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建议通过有氧运动和饮食控制减少腰围,每日热量摄入控制在合理范围。
2、胰岛素抵抗肥胖常伴随糖代谢紊乱,高胰岛素水平会加速血管病变。可遵医嘱使用二甲双胍、吡格列酮等改善胰岛素敏感性药物。
3、血脂异常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会沉积在血管壁。需限制饱和脂肪摄入,必要时服用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降脂药物。
4、慢性炎症脂肪组织释放的炎症因子会促进斑块形成。建议增加Omega-3脂肪酸摄入,严重时需使用抗炎药物治疗。
肥胖患者应定期监测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采取地中海饮食模式并保持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