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肌无力可能由重症肌无力、多发性肌炎、吉兰-巴雷综合征、周期性瘫痪等疾病引起,症状从轻度疲劳到完全瘫痪不等。
1、重症肌无力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影响神经肌肉接头,导致肌肉疲劳和无力。症状包括眼睑下垂、咀嚼困难和四肢无力。治疗措施包括胆碱酯酶抑制剂如溴吡斯的明、免疫抑制剂如泼尼松、血浆置换等。
2、多发性肌炎多发性肌炎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肌病,表现为对称性近端肌无力,可能伴有肌肉疼痛。病因与自身免疫异常有关。治疗常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免疫抑制剂如甲氨蝶呤,配合物理治疗改善肌力。
3、吉兰-巴雷综合征吉兰-巴雷综合征是急性周围神经病变,表现为快速进展的肌无力和感觉异常。可能与感染后免疫反应有关。治疗包括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血浆置换,严重时需呼吸支持。
4、周期性瘫痪周期性瘫痪是一组与钾代谢相关的遗传性疾病,发作性肌无力常由剧烈运动、高糖饮食诱发。低钾型可使用氯化钾缓释片,高钾型需限制钾摄入,避免诱因是关键。
出现全身肌无力应及时就医排查病因,日常注意营养均衡,避免过度劳累,遵医嘱进行康复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