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具有温中散寒、止呕化痰、解表发汗等药性作用,常用于风寒感冒、胃寒呕吐、寒痰咳嗽等症状的辅助治疗。
1、温中散寒生姜性温,归脾胃经,能驱散胃肠寒气,缓解因寒邪侵袭引起的脘腹冷痛、腹泻等症状。对于脾胃虚寒导致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生姜可通过促进消化液分泌改善胃肠功能。临床常与红糖配伍用于风寒腹痛,或与半夏同用治疗胃寒呕吐。
2、止呕化痰生姜所含姜烯酚、姜辣素等成分能抑制胃肠逆蠕动,对妊娠呕吐、晕动症及化疗后呕吐均有缓解作用。其挥发油还可稀释呼吸道黏液,适用于寒痰咳嗽。常见配伍如生姜半夏汤止呕,或与紫苏叶同用化痰。
3、解表发汗生姜能扩张皮肤毛细血管,促进汗腺分泌,用于风寒感冒初期无汗症状。与葱白、红糖煎服可增强发汗解表效果。但风热感冒或阴虚内热者禁用,以免加重发热症状。
4、抗炎镇痛生姜中的姜黄素具有抑制前列腺素合成的作用,可减轻关节炎、肌肉疼痛等炎症反应。外用生姜捣敷对风寒湿痹引起的关节肿痛有一定缓解效果,常与艾叶、红花等药材配伍使用。
5、促进循环生姜能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微循环,对四肢厥冷、冻疮等末梢循环障碍有辅助疗效。其活性成分6-姜酚可抑制血小板聚集,但凝血功能障碍者应慎用。
日常使用生姜建议每日鲜品用量不超过15克,阴虚火旺、胃溃疡患者应减少摄入。可制成姜茶、姜糖水或入菜调味,避免空腹大量食用。药用时需辨证配伍,风寒感冒可用生姜3-5片与葱白煮水解表,胃寒呕吐可配伍砂仁3克煎服。长期大剂量服用可能引起口干、咽痛等上火症状,孕妇妊娠后期须遵医嘱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