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科专科治剂清痤颗粒(现改名枇杷清肺颗粒)治疗观察
- 作者:刘青|发布时间:2012-10-24|浏览量:1049次
【摘要】:目的:观察清痤颗粒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痤疮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清痤颗粒,水冲服,每次1袋每日两次;对照组口服美满霉素胶囊50mg,一天两次。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1.58%,对照组有效率为56.67%,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清痤颗粒治疗痤疮安全有效,疗效优于美满霉素胶囊,且副作用小,复发率低,是治疗痤疮的好方剂。六安市中医院皮肤性病科刘青
关键词:痤疮;清痤颗粒
使用背景:痤疮是青春期常见的一种慢性毛囊皮脂腺炎症,好发于面部,有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及瘢痕等多种损害,并伴有皮脂溢出,是一种多因素疾病。痤疮不仅是一种躯体疾病,其在社交、心理、情绪等方面对患者的影响,不亚于严重的哮喘、癫痫、糖尿病、腰腿痛、关节炎等疾病。痤疮患者也容易情绪低落,易于焦虑和愤怒, 因此, 痤疮是一种不容忽视的心身疾病。现代医学多采用内服抗菌药物、抗雄性激素、补充维生素及微量元素,这些疗法疗程长,副作用明显,疗效并不满意。笔者采用清痤颗粒治疗痤疮,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诊断标准
痤疮多见于青少年,好发于颜面部,上胸及背部等皮脂腺发达部位,损害呈多样性,以黑头粉刺,白头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等为主。
按Pillsburg分级及国际改良痤疮分级法[1],根据炎性皮损和深在皮损之多少分为4级:
Ⅰ级(轻度):主要皮损为黑头粉刺,散发或多发。炎性丘疹散发。总病灶数10?30个;
Ⅱ级(较轻中度):主要皮损为粉刺,并有中等数量的丘疹和浅在性脓疱,总病灶数31?50个,局限在面部;
Ⅲ级(较重中度):主要皮损为深在性炎性丘疹和脓疱,总病灶数51?100个,结节小于3个,发生于面部、颈部、胸背部;
Ⅳ级(重度 集簇性):主要皮损为深在性炎症性丘疹和脓疱,总病灶数大于100个,结节或囊肿大于3个,容易形成疤痕(上半身)。
1.2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月-2011年6月我院门诊痤疮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38例,年龄13~40岁,病程2~4个月;病情Ⅰ级17例,Ⅱ级15例,Ⅲ级4例,Ⅳ级2例。对照组30例,年龄14~36岁,病程2~4个月,病情Ⅰ级14例,Ⅱ级11例,Ⅲ级3例,Ⅳ级2例。所有患者近1个月均未采用任何药物治疗,两组病例一般资料间有均衡性。
1.3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清痤颗粒,其药物组成为:枇杷叶9g,桑白皮9g,丹参6g,赤芍6g,蒲公英9g,金银花9g,生地6g,知母6g,女贞子9g,虎杖9g,北沙参4g,甘草3g。1袋/次,水冲服, 2次/d。连用4周;对照组采用美满霉素胶囊口服,1粒(50mg)/次,2次/d,连用4周。患者于用药后第一周及第四周来复诊,观察其疗效。
1.3疗效判定标准
1.3.1根据皮损评分标准分别记录治疗前后的总皮损。
表1 皮损评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