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术散治疗小儿急生胃肠炎120 例(秦仁生)
- 作者:张晓华|发布时间:2008-07-24|浏览量:1429次
The treatment of children acute gastroenteritis in 120 cases
秦仁生
(江苏省泰州市高港第二人民医院 225323)
【关键词】急性胃肠炎;儿科;运脾和胃法;神术散
中图分类号:R 5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07-2286(2005)03-362-01 证型:IGD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中医皮肤科张晓华
神术散出自清·程国彭的《医学心悟》,由霍香、砂仁、厚朴、陈皮、苍术、甘草组成。程氏谓:“此药能治时行不正之气,发热头痛,伤食停馀,腹满胀痛,呕吐泻利”,据此笔者在临床上常运用此方加减小儿急性胃肠炎,经观察120 例,疗效较满意,现小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20 例均来自门诊,其中男65 例,女55 例;年龄:1 岁以内24 例,2~3 岁60 例,4~5 岁36 例;大便次数为日5~10 次左右,大便性状多呈水样便。大便镜检:以脂肪滴为主者94 例,有少许红血球及脓细胞者26 例;呕吐次数:日为3~6 次左右;病程最长者2 天,最短者3 小时。
2 治疗方法
以运脾止泻、和胃止呕为法,用程国彭神术散方为主:霍香6~10g 砂仁(后下)2g,川朴3g,陈皮3g,苍术6~10g,甘草2g。随证加减:湿热重者加葛根、黄芩、川连;寒湿重者加干姜;泄泻次敏者加苡仁、车前子;呕吐较剧者加姜半夏、伏龙肝;腹胀明显者加神曲;大便镜检有红、白细胞者加白头翁、地锦草,脱水明显者则给予静脉补液。服法:每日1 剂,每服80~120ml,分3~4 次服完,2 天为1 疗程。
3 治疗结果
服药2 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愈(大便性状、次数正常,无呕吐,食欲好者)91 例;好转(大便次数较前减少1/2~2/3,微有呕吐或不呕,精神、食欲状况较佳者)22 例;无效(症状、体征未见改善)7 例,总有效率为94.2%。
4 讨 论
急性胃肠炎以起病急骤,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为其主要临床表现,属中医儿科“吐泻”范畴,多发生于夏秋季节,其它季节亦可见之。笔者认为,夏秋之季小儿突发率高,多与外感时行不正之气及饮食不节有关。盖小儿肌肤薄弱,卫外功能不固,夏秋之时乃是暑湿交蒸之季,多带时行秽浊之气,小儿极易感之,加之小儿脾常不足,运化功能较差,故又极易形成食滞,时邪与食滞交相为患,因而吐泻作矣。故其治疗当从运脾止泻、和胃止呕立法。神术散方中霍香辛温,有外散表邪,内化湿浊之功,与砂仁相配,既能理气和中,又能辟秽止呕,二药能兼治表里;然秽浊之气伤人,多因中气不足,而湿滞之成乃由脾失健运,故佐苍术,川朴燥湿运脾,宽胀除满,再配陈皮理气行滞,甘草增脾强胃、调和诸药,如此配伍则既能祛除时行秽浊之气,又能运脾除湿而和胃,故其吐泻可愈矣。临证时若再根据患儿寒、热证型的不同及吐泻的孰轻孰重,大便镜检结果而辨证加味用药,则更有助于疗效的进一步提高。
文献链接:
[1]张晓华.大承气汤在腹部手术后促进胃肠运动功能的临床观察[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4,(12):1815.
[2]马承泰.大黄合剂对危重症患者胃肠道的保护作用[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4,(2):239.
[3]万强.多巴胺立止血治疗新生儿窒息并胃肠功能障碍[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4,(3):370.
作者简介:
秦仁生(1956-),男,本科学历,96 年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系,现任高港第二人民医院业务院长,高港区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泰洲市
中医药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主治中医师,专擅中医儿科,曾在全国医药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 余篇.
编号:R5128897 (收稿日期: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