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患儿家长留言后感想
- 作者:程岚|发布时间:2011-05-05|浏览量:1101次
2011年5月5日 晴
今天汉汉小朋友的家长在网上给我留下这样一段话:“程大夫您好,感谢您5月3日非常耐心的解释!!!从我家孩子生病,看了几个医院了,多个医生了,觉得您最让我们放心,你也是最耐心的一个!!!网上看到您说您因为也有孩子,所以能体会患者父母的心。我觉得那是您谦虚了,能一直坚持一件平凡的事就是伟大!”上海新华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程岚
当我读着这些话时,真是非常感动,因为这是患儿家长对我的认可。人们常说医生的职责是救死扶伤,我认为这点是最最起码的,其实对于一名医生来说,“德”应该放在“术”之前。医术固然重要,但医德和爱心是更加不可缺少的!唐代医学家孙思邈著有《大医精诚》,说:“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求含灵之苦……勿避险希、昼夜、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行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孙思邈早在一千多年前就明示我们,“精”于高超的医术,“诚”于高尚的品德,这样才是德才兼备的“大医”,从一名医学生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医生,首先要学习的便是医德。
我只是一名普通的医生,我不知道别人以何种尺度来评价一个医生是否具备“医德”,我是这样理解的:设身处地为我的患者着想,尽我最大的努力去医治他们。自从有了internet,人们可以查到任何想查询的答案,很多患者或者患儿家长都会说“网上如何如何说……”但我们做医生的都知道,网上得来的知识并非全面,远远比不上我们十几年的学习和工作经验所得,有时还会误导。所以我在看门诊时对于患者的提问总是尽可能清晰地回答,遇上他们有错误的理解就告诉他们正确的答案,绝不模棱两可,也绝对不用患者听不懂的专业词汇去糊弄他们。患者有知情权,我相信他们在了解清楚自己的病情后,会更好地配合医生的治疗。
很多病患都反映医生的服务态度差是目前普遍的现象。说句心里话,医生是很辛苦的职业,看了一天的门诊,开了一天的刀,累得话都不想说了,但我还是会微笑地面对我的病人,因为我有切身体会,我知道医生的微笑和关怀也是患者需要的。在我还在上医科大学时,外婆住院手术,主刀医生手术做得不错,但态度却非常冷淡,还会发脾气,我们几个病患家属都不敢向他提问,生怕惹恼了他。还有在我刚踏上工作岗位时,外公患了前列腺增生,我碰巧去另一家三级甲等医院开会,顺便去他们那儿的泌尿外科门诊,想简单地问下他们那儿有无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新技术新方法,谁知道门诊医生见我没挂号,冷冷地说:“你想了解什么?带病人来看我才告诉你!”这两件事一直萦绕在我心头,我当时就对自己说:“程岚,你可不能做这样的医生啊,这样会伤患者心的!”
茫茫人海,那么多的病患,那么多的医生,能够相遇就是缘分,我会珍惜这种缘分,更会珍惜患者及患儿家长对我的信任,所以我要更努力做到我对患者的承诺,即我的服务宗旨:尽我最大所能,为您减轻疾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