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李彦主任医师
-
医院:
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东院
科室:
口腔修复科
- 季羡林老先生一生都没有镶牙吗?
- 作者:李彦|发布时间:2009-07-19|浏览量:1631次
我的这篇文章是想初探一下口腔修复和人文方面的问题,谈谈缺牙不镶到底意味着什么。
季羡林老先生说:“对待一切善良的人,不管是家属,还是朋友,都应该有一个两字箴言:一曰真,二曰忍。真者,以真情实意相待,不允许弄虚作假;忍者,相互容忍也。……”这是今天在中央10台看到的季老生前专访录像。他的话让我受益颇深,但我注意到电视里的季老先生口里仅有几个发黑的下前牙!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口腔修复科李彦
我知道季老先生是北京大学教授、我国著名的国学大师、国宝级的人物,也应该是经常会出现在公共场合的,比如讲台上,电视上。之前我没有见过他,直到他过世之后才在电视上看到这段专访。但是看了之后我的心情有些沉重,作为口腔修复医生看到这样的情景很遗憾。首先想到的是:我们国家还有多少“国宝”一生都没有享受到现代口腔治疗和修复呢?
如果是季老先生自己主观上不愿意接受口腔保健、治疗和修复,那么是他没有意识到一口健康、完整的牙列也和“文化”、“礼仪”、“仪表”、“礼貌”、“修养”等字眼有关,关系到个人修养和素质。比如国家领导人出访、名人上电视或教师上课等等,都应该仪态端庄,着正装,女士最好画淡妆,另外牙齿最好事先用牙线清洁干净,避免有食物残渣附着。当然这是基于牙列完整的条件下,如果有缺牙最好先镶好,否则可能最好别上镜。上电视有时还有特写镜头,更要对自己的形象负责,甚至对国家的形象负责了。
人们经常抱怨退休之前没时间,退休之后没钱看牙。但这一条用在季老先生身上可能不能令人信服。别人要问他的儿女们呢?不关心他的口腔健康问题吗?政府呢?不会定期关注“国宝”们的健康吗?媒体呢?没想到他的形象会受到影响吗?没意识到外界会怎样看待中国文明和中国的口腔保健水平吗?
其实我已经在电视里看到不止季羡林先生一个人是这样的状况了,比如红学大师周汝昌老先生经常做客“世纪大讲台”,他也是几乎满口无牙……。这次看到季老先生也是这样,不免有感而发,不吐不快!
这里没有要贬低任何人的意思,其实客观上说明我们的口腔卫生宣教方面还有大量工作需要做。在此想呼吁一下,全社会都来重视口腔保健。作儿女的请关心一下年迈的父母;作领导的请关注一下那些德高望重的下属;至于那些重量级人物,请更要注意关心一下自己,如果需要出镜,您的牙齿可能是个焦点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