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玉堂论汗的辨证及处方
- 治疗脂溢性脱发之理、方、法、药
- 8个月9天,身上和背上长深红色...
- 激素对脱发治疗的利与弊
- 口腔溃疡的简单疗法
- 盗汗妙方推介??金屏风汤
- 特病专方------扁平疣专用...
- 五倍子治汗出有奇效(转)
- 玉掌膏治疗获良好疗效
- 一张美容养生方子-----温经...
- 脾虚湿盛生疣痘,“面子问题”找...
- 辩证心悟----慢性复发性口腔...
-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治疗
- 皮肤黑变病怎么治疗
- 失传的营养学
- 中医中药对水痘的治疗效速且价廉
- 关于保健食品
- 有臭狐怎么不办好
- 激素依赖性皮炎的治疗
- 激素皮炎的问题
- 请问激素依赖皮炎怎么办
- 白塞氏病的中医辩证与治疗
- 多汗症的病因与治疗
- 尖锐湿疣的辩证与治疗
- 疾病的模糊病因与非常规疗法
- 黄褐斑治疗的新趋势
- 脱发的病因与治疗
- 辩证心悟----关于脱发辩证治疗的认识(转自爱爱医--王幸福医案)
- 作者:苏铭|发布时间:2011-10-06|浏览量:1883次
爱美之心,人人皆有,尤其是人体之首上的秀发,更是显示人们美貌的重要部位。一个女性,一头乌黑发亮,飘洒俊逸的头发,可以把她打扮的亮亮丽丽,走到街上足以吸引众多眼球回眸一视。然而世上却是美中不足,总有个别人,尤其是青年女性不知什么原因,造成了慢性脱发,本来一头秀美的青丝,却逐渐脱落,露出头皮,而致心情郁闷,万分焦急。寻找西医无有良法,转投中医,可惜很多中医又不善治疗此证。对此,我临床多年,留心此病,且小有研究,治疗了很多脱发患者,也总结出了一些有效的方法,现谈一谈自己的认识。湛江市第一中医院皮肤科苏铭
临床脱发一证,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一为头发突然脱落,
常在一宿之间,成片成块掉落,脱发处头皮光亮如镜,不留发根,古称油风,俗名鬼剃头,现称斑?。一为头发逐渐稀落,尤以头顶为甚,日久形成秃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如长期的心理压力、未治愈的感染或不正确的饮食结构,也可能是某些疾病或先天性疾病所致。中医多责之于肝肾两虚、血虚风燥、湿热内蕴、瘀阻经脉等病因。但发失濡养为其共同病机。
在治疗上,我主要分为虚实两类。虚则补之,实则泻之是其大的原则。
虚的,一般为肝肾阴虚,精不上承;或气血不足,血不荣发,用方药主要是麻仁丸、二至丸、首乌延寿丹、七宝美髯丹、桃红四物汤等等,填补精血,疏通发根,滋养头发,促进发生。这个方法一般稍有经验的临床大夫都会用,我也有一个有效的专方叫“乌发丸”( 生何首乌I50g,黑芝麻15g,霜桑叶30g,桑椹30g,墨旱莲30g,女贞子5g,生地黄30g,金银花30g,菟丝子30g,杜仲30g,金樱子15g,稀莶草30g,侧柏叶30g,黄精30g,怀牛膝15g,桃仁15g,红花15g,西洋参30g,赭石30g。蜜丸,每丸9g,每日3次,每次1丸。3个月1个疗程。)这方面我就不多谈了,倒是要特别强调的是,很多医生把这一补法作为治疗脱发的唯一方法,不分寒热虚实,一概都用滋补,结果是虚者蒙对了,实者却越补越实,湿火越补越旺,脱发未止住,反而掉得更多,犯了中医上的实实之戒。
临床上实际有相当多的患者并不是虚证而是实证,尤其是年轻人和脂溢性脱发者。这类病人是不能用滋补的办法,只能用清热利湿,疏通经络的办法。此类病人并不缺乏营养,而是营养过盛,塞阻毛囊,造成脱发。观此类患者大多头皮油渍较多,一摸满手指都是油,头发油黑锃亮,舌红苔腻,脉象滑实,能吃能喝,荤腥不忌,精力旺盛,看不出一点虚像。治疗此类脱发患者干万不能用补法补药,只能用清热利湿,疏通毛囊。方药一般取龙胆泻肝汤和三黄泻心汤加减。下面举两例示之:
例1?某饭店余某,男,42岁,患脂溢性脱发。每晨起则枕巾落发成片,头顶片片成秃。经人介绍,前来诊治,余问日:头皮痒否?日:甚痒。问:头皮溢出脂液为何味?日:以指甲揩而嗅之,有臭味。切其脉数,视其舌红绛。乃命侍诊学生书三黄泻心汤予服。(大黄黄连泻心汤方:大黄二两
黄连一两上二味,以麻沸?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滓,分?再服。三黄泻心汤由大黄、黄连、黄芩三味药所组成。为商朝伊尹所创。方子传到东汉末年,又为张仲景编写的《伤寒杂病论》所收。但是仲景用的是大黄、黄连,而缺少黄芩,所以称之为“大黄黄连泻心汤”。宋林亿等人校医书时,认为本方当有黄芩,系属脱落之误。)
学生不解余意,问三黄泻心汤如何能治脱发?余日:发为血余,而主于心。其人头皮甚痒,为心有火之象。皮脂有臭味,亦为火臭寒腥之义。且脉数舌绛,非心火旺而何?心主血脉,今心火及血,则血热而不荣于毛发;发脆则脱,液多则痒,此乃头痒发脱之所因。余用三黄泻心汤泻其心火,凉其血液,坚其毛发,肃其脂液,服药后其发必不脱矣。患者果服药三剂,大便作泻,小便黄如柏汁,从此头痒止,发不落而病愈。《刘渡舟运用三黄泻心汤验案》
例2?邢某,女,22岁,西安某大学研究生,2008年,9月初诊。述说最近一段时间突然发现头发逐渐脱落,以头顶部较显著,梳头、洗头或搔头皮时脱发更甚,病损部位发根较松,很易拔出。平素爱吃荤食,尤其爱吃肯德基食品,口苦口干,晨起口黏,小便短赤,有时伴热感,舌质偏淡,舌苔黄厚腻,脉象滑实。
曾服益气养血、滋补肝肾、养血祛风以及胱氨酸、维生素类等中西药物,局部涂生姜等均未见明显效果。近日忧心重重,精神压力和心理负担增大,生怕头发掉光。外观头顶部毛发已为稀疏,病损处皮肤光亮,发根疏松,易将毛发拔出,其余头发乌黑油渍。
辨证为肝经湿热,循经上扰巅顶,经络气血瘀滞,毛发失养。治以清肝利湿泄热。方以龙胆泻肝汤加减:
龙胆草15g 生栀子12g 黄芩10g 生地黄12 车前草15g 泽泻15g 木通10g 生甘草6g 当归10g 柴胡24g 赤小豆15g 丹皮12 g 侧柏叶30g ?莶草30g 生首乌30g。1 0剂 水煎服 日三服。
二诊:患者服上药后舌苔黄腻已除,脉象滑实转为细软,食减,
口已不苦不干,小便已清,病损区已布满短嫩发,梳头时已极少?发,拟改用参苓白术散善后。后追踪随访,疗效巩固,未再出现脱发。《古道瘦马医案选》
上述两案,一是已故名医大家刘渡舟的经典医案,一是本人治疗众多脱发中一医案,均从辩证入手,针对病机,断为实证,不落俗套,清热,利湿,活血,疏通于一体,故收速效。在此,再次强调治疗脱发一证时,一定要辩证,分清虚实寒热,该清则清,该补则补,千万不要一味蛮补,一根筋。中医辩证是根本,切记,切记。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