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照顾我们的“内在儿童”
- 作者:党亚梅|发布时间:2011-10-17|浏览量:276次
她,衣着朴实,形象单纯。
“我觉得自己很受伤,很委屈”,坐定之后,她向我说出了她内心的困惑:“我是一个事业单位的人,几个月前被调到一个部门工作,那段时间的主要任务是去检查农村的一项工作。工作结束之后,我喜欢上那个部门的工作了。可是,单位的领导说我不合适那里的工作,又把我调走了,我的心里很不平衡。”广州市脑科医院心理康复科党亚梅
几个月前,她以专家的身份和单位同事去下乡检查工作。对于工作她尽心尽力,认真专业,无可挑剔。因为去的地方是乡下,是她久违的乡村气息,山区有些地方就是她梦寐以求,充满神秘味道的岭南风情。因此,她一直处于兴奋状态,用她的话说,“就像个孩子!”她描述自己:我没有专家的“架子”,无论到了哪里,只要有机会,就去树上摘果子,去农贸市场里买散发着泥土气息的水果、蔬菜。在她的带动下,陪同的乡村工作人员因为她特别喜欢农村而没有隔阂感。她说:“我不觉得有什么不妥,我觉得他们和我一起工作也很快乐啊!我也不想摆出专家的样子,我想大家快快乐乐、边工作边玩,多好的事情啊!现在的社会,平时大家工作压力也太大了啊!”“其实,对于上面派来的专家,也和大家是一样的,甚至就像他们身边的人不更好吗?!”她想不通:自己为什么就不被领导接纳呢?而且,说自己不合适这份工作。
我让她自由回忆她的成长经历,她说:“我生长在农村,兄弟姊妹六个,我是中间的,上有哥哥姐姐,下有弟弟妹妹,最长的哥哥和最小的妹妹是亲戚长辈们最疼爱的。印象中小时候的我,经常可以一整天不说话,别人也不会注意到我没有说话。当我长大一点的时候,我还是可以整天不说话,但是,我常常一个人去田里干活或者割草。我总是很踏实地干活或者割很多的草,这样,我在回家的路上或者在家里,就会得到村里的大人的表扬或者父母的关注了。后来读书了,我学习也很踏实,成绩也不错,一直受老师的表扬。在我读初中的时候,有一次我病了,当天我的爸爸知道后来学校看我了。我很震惊:原来我爸爸还关心我!……大学毕业后结婚、生子,我的丈夫、孩子都是需要我来照顾的人,我总是觉得很沉重、很累……”
我和她分析:“现在回过头来看,你小时候是一个被忽略的孩子,是吗?”她说:“现在看来:是的”。我问:“你小时候最羡慕的事情是什么?”她说:“最羡慕的是男孩子调皮捣蛋,我一直渴望,但是自己总想不出怎么去捣蛋。”她不好意思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