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
- 作者:何广胜|发布时间:2014-11-09|浏览量:2888次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是一种由于1个或几个造血干细胞经获得性体细胞PIG-A基因突变造成的非恶性的克隆性疾病,PIG-A突变造成糖基磷脂酰肌醇(glycosylphosphatidylinositol,GPI)锚合成异常,导致由GPI锚连接在细胞膜上的一组膜蛋白丢失,包括CD16,CD55,CD59等,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慢性血管内溶血,造血功能衰竭和反复血栓形成。正常人体内亦可测到多种PIG-A基因突变,但突变为多克隆,且起源于定向造血祖细胞阶段。PNH患者突变源于造血干细胞阶段,呈单克隆,或虽有多个突变,但存在一个绝对优势突变基因。
关于PNH的发病机制,Dacie提出的所谓PNH发病的双重发病学说(dualpathogenesistheory,DPT)是被普遍认可和接受的假说:首先,造血干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突变,产生GPI缺陷的PNH克隆;其次,由于某种因素(先多认为是免疫因素),发生造血功能损伤或造血功能衰竭,PNH克隆获得增殖优势,超过正常克隆。
典型的PNH以慢性血管内溶血,血红蛋白尿,及含铁血黄素尿为主要表现,但大多数患者常不典型,发病隐袭,病程迁延,病情轻重不一。发病高峰年龄在20~40岁之间,个别发生儿童或老年,男性显著多于女性。国内总结203例PNH患者,首发症状为贫血占56.7%,血红蛋白尿仅占12.8%,黄疸兼贫血占5.9%。
近来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诊断与治疗均有一些进展,涉及到PNH的FLAER诊断、肺动脉高压以及Eulizumab和化疗治疗PNH。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