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王维民主任医师
-
医院:
北大医院
科室:
普通外科
- 肝脏海绵状血管瘤
- 作者:王维民|发布时间:2009-02-21|浏览量:404次
肝脏海绵状血管瘤(cavernous hemangioma)多见于成年人,多为单发,生长缓慢,瘤体较小可无任何症状,也不需要治疗。瘤体较大的表现为肝肿大,可压迫邻近器官,引起腹痛、腹胀等不适。肝海绵状血管瘤最危险的并发症是急性大出血。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普通外科王维民
【诊断】
(一)临床检查 可发现与肝脏相联的腹部肿块,肿块质地不一,肝功能无异常表现。
(二)B型超声 可见边缘清晰、均质的强回声病变,大于3~4cm的血管瘤,于病变内可见低回声间隙与扩张的血管窦或血池相一致。
(三)CT扫描 典型的海绵状血管瘤为低密度团块,注射对比剂延迟扫描则成为较周围肝组织增强的图像。
(四)肝动脉造影和核素肝血池扫描 对肝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价值较大,尤其与肝癌的鉴别诊断。在肝血池扫描图像上,肝癌病变区表现为放射性减低区,而血管瘤的病变区则相反。
【治疗】
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的有效方法是肝切除术。根据病变范围作适量(肝叶或部分)切除,对巨大的血管瘤若余下的肝组织正常,也可行三叶肝切除。对侵犯大部肝组织无法切除的病变可行肝动脉结扎或肝动脉栓塞,术后再行放射治疗,可取得姑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