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忍看孩子上手术台 “心软”爸妈害苦9月娃
- 作者:泮思林|发布时间:2013-06-27|浏览量:847次
不忍看孩子上手术台 “心软”爸妈害苦9月娃
2011-03-08 18:02 来源: 半岛网
半岛网3月8日消息 童童(化名)出生至今刚9个多月,在病床上熟睡的她与同龄孩子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就在一周前,她还被先天性心脏病折磨着,每次睡觉时头上出的汗都会把头发和枕巾打湿。 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儿童心脏中心泮思林“孩子太小了,真是不忍心让她挨一刀子。”童童的妈妈武女士说,童童3个月大时总是爱出汗,去医院查体被确诊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随后,她带着孩子辗转了多家医院咨询病情,医生均表示要手术治疗。看着怀中才几个月大的孩子,武女士怎么也不忍心让她挨上一刀。再加上有的亲戚劝她说,等孩子长大点病自然就好了,于是她准备等孩子长大些再考虑治病的事。
因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童童的体质很差,出生仅半年就患了两次肺炎。“大年三十那天又得肺炎了,这次很不好治。”年末的一次肺炎来势汹汹,整个正月里,武女士带着童童转了三家医院也没完全治好。今年2月底,她们来到了儿童医院。
据主刀医生泮思林说,到医院后,9个月大的童童体重只有7公斤,而正常情况下同龄孩子的体重应该在10公斤左右。经过诊断,童童患的是动脉血管未闭先天性心脏病。正常婴儿出生后两周内动脉血管会自然封闭,而像童童这种动脉血管不封闭的患儿,主动脉会往肺动脉内灌血,导致心脏负担过重。这类患儿体质较差,除了容易出汗外,还易患肺炎等病症。
前期治疗了几天肺炎后,泮医生决定通过介入法治疗童童的先天性心脏病。所谓介入法,就是不需要在胸口开刀,通过穿刺患儿大腿内侧股静脉建立轨道连接到心脏,然后将大小合适的封堵器送至心脏内未闭合的动脉导管。通过泮医生记者了解到,这种介入治疗创伤小,不会在患儿身上留下疤痕,而且几乎无需恢复期,术后就能活动。3月1日童童接受了介入治疗后,经过几天的恢复和肺炎治疗,今天将痊愈出院。
泮医生表示,虽然有些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随着年龄增长病情会痊愈,但是这样的例子少之又少。就童童这种病例看,若是3个月后动脉血管依旧未闭合,那就几乎没有自然痊愈的可能性了。这种先天性心脏病治疗的越早,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和日后发育越好,一般患儿满6个月,体重达到5公斤以上,就可接受介入治疗。同时,泮医生提示家长,若孩子出现易感冒、流汗多等症状时,一定要及时到专业医院就诊,以避免贻误病情。
半岛数字记者 刘冬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