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王新军主任医师
-
医院: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科室:
神经外科
- 颅底骨折伴脑脊液漏的治疗
- 以癫痫为首发症状的颅内胶质瘤致...
- 颅内蛛网膜囊肿伴发癫痫致痫灶精...
- RASSF1A基因在星形细胞瘤...
- 外伤性癫痫的外科治疗
- 儿童脑室脉络丛钙化
- 脑转移瘤
- 颞叶癫痫手术的适应证
- 什么是颞叶癫痫?颞叶癫痫的临床...
- 儿童颅咽管瘤全切术后内分泌功能...
- 嘧啶亚硝脲对胶质母细胞瘤A-1...
- 长程视频脑电监测在难治性癫痫外...
- 垂体腺瘤的诊断和治疗原则
- 小脑扁桃体下疝诊断和治疗
- 儿童髓母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
- 儿童颅咽管瘤的诊断和治疗
- 先天性蛛网膜囊肿诊断与治疗
- 癫痫的诊治是否首先要确定是原发...
- 颅骨缺损修补术
- 癫痫病外科手术
- 小头畸形能治好吗?
- 外伤性脑积水的诊断和外科治疗
- 关于颅底凹陷症的诊断和治疗
- 小儿头围小,怀疑是狭颅症,关键...
- 颅裂
-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业...
- 脑肿瘤:星形细胞瘤
- 什么是脊柱裂 ?临床表现和诊断...
- 什么是脑疝?引起的原因包括哪些...
- 颅咽管瘤47例显微外科治疗
- 河南日报农村版(王新军):我孩...
- 大河健康报:脑电生理探路??让...
- 科学时报:癫痫外科治疗找准摘除...
- 医药卫生报:郑大五附院成功摘除...
- 中广网:王新军 巧施显微挖心战...
- 五附院王新军研究证明:癫痫外科...
- 恶性胶质瘤组织中Bcl-xL ...
- 侧脑室脑膜瘤及其显微外科治疗
- 儿童髓母细胞瘤组织中Bcl-X...
- 脑动静脉畸形的显微外科治疗
- 经额下-眶-翼入路显微手术治疗...
- 儿童非肿瘤性脑积水的外科治疗
- 老年患者高血压脑出血术后亚低温...
- 醒脑静注射治疗鞍区肿瘤术后下丘...
- 幕上肿瘤伴发癫痫的精确定位和手...
- Bcl-XL反义寡核苷酸联合嘧啶亚硝脲体外治疗恶性胶质瘤的实验研究
- 作者:王新军|发布时间:2013-06-25|浏览量:1196次
bcl-xl反义寡核苷酸联合嘧啶亚硝脲体外治疗恶性胶质瘤的实验研究
王新军 , 武跃辉, 李培栋,付旭东, 寿纪新,刘泉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神经外科王新军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郑州 450052
[摘要] 目的:探讨bcl-xl反义寡核苷酸联合嘧啶亚硝脲(acnu)体外治疗恶性胶质瘤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阳离子脂质体介导的反义寡核苷酸体外治疗法、rt-pcr、mtt法和流式细胞术对恶性胶质瘤细胞进行了体外治疗。结果:bcl-xl反义寡核苷酸联合acnu治疗组对肿瘤细胞抑制率为88.63%,对bcl-xl mrna表达的抑制率为88.76%,并可显著下调bcl-xl蛋白的表达。肿瘤细胞凋亡率为80.54%,与对照组、空白组、nodn组、acnu和asodn组相比较,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bcl-xl反义寡核苷酸联合嘧啶亚硝脲可有效抑制恶性胶质瘤的细胞增值,bcl-xl高表达是恶性胶质瘤对嘧啶亚硝脲耐药的又一重要因素,通过反义寡核苷酸下调bcl-xl的表达,可显著增强恶性胶质瘤对嘧啶亚硝脲的敏感性,为恶性胶质瘤的临床治疗提供又一理论依据。
[关键词] bcl-xl;反义寡核苷酸;嘧啶亚硝脲;恶性胶质瘤细胞
[中图分类号] r73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therapeutic effection of bcl-xl antisense oligodeoxynucleotide combination with nimustine in human glioblastoma
wang xinjun1 , li peidong2, shou jixin2,et al.1) 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 the affiliated xiehe hospital,tongji medical college,huazh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han 430022 ;2)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the fifth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52 ;3)henan key laboratory of tumor pathology, zhengzhou 450052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therapeutic effection of bcl-xl antisense oligodeoxynucleotide(asodn) combination with nimustine(acnu) in human glioblastoma a-172 cell lines. [methods] the methods of targeted therapy with cationic liposome-mediated asodn in vitro, rt-pcr ,mtt assay and flow cytometry were used to systemlly study. [results] the group of asodn combination with acnu, the proliferation inhibitory rate is 88.63%, the expression inhibitory rate of bcl-xlmrna is 88.76%, the expressin of bcl-xl wa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the apoptosis rates by flow cytometry is 72.38±8.16%,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combination group and the cell control group,the vacuitycontrol group, the nodn group,the asodn group and the acnu group,respectively(p<0.05).[conclusion] the bcl-xl antisense oligodeoxynucleotide combination with acnu could effectively inhibit the proliferation of glioblastoma cells,bcl-xl is an important factor for acnu resistance and the suppression of bcl-xl expression by the specfic antisense oligodeoxynucleotide can significantly increase the sensitivity of glioblastoma cells to acnu.it would offer an important therapeutic foundation to clinical therapy of maligent glioma.
keywords:bcl-xl;antisense oligodeoxynucleotides;nimustine;maligent glioma.
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临床实践中,对胶质瘤的治疗尽管进行了多种多样的研究及尝试,但至今临床治疗仍是一个世界性难题[1]。化疗作为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疗效不理想,重要原因一是大剂量给药产生的副作用,二是耐药。反义基因治疗具有高特异性、高生物活性和低毒性的优点,是肿瘤基因治疗的重要手段。但二者联合治疗对恶性胶质瘤研究甚少,本研究用嘧啶亚硝脲(nimustine,acnu)联合bcl-xl反义寡核苷酸对恶性胶质瘤治疗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主要试剂 胶质母细胞瘤a-172购于上海细胞所。反义bcl-xlmrna硫代寡核苷酸(asodn)的序列链为5'-aaagtatcccagccgccgtt-3',无关序列寡核苷酸(nodn)序列为5'-catatcacgcgcgcactatg-3',bcl-xl引物序列:上游:5’-cccagaaaggatacagctgg-3’;下游:5’-gcgatccgactcaccaatac-3’扩增片段为448bp。β-actin参引物序列:上游:5’-atgtggcaccacaccttctacaatgagctgcg-3’;下游:5’- cgtcatactcctgcttgctgatccacatctgc-3’扩增片段为502bp,均由北京奥科生物工程公司合成。mtt(噻唑蓝)购自santa cruz公司。
1.2 方法
1.2.1 细胞培养与分组 将冻存的人胶质母细胞瘤a-172细胞株复苏后接种于rpmi 1640培养基中孵育箱内培养。将生长良好的a-172细胞用0.2%胰蛋白酶消化、离心收集后调整浓度为1×106,重新分别接种于预置有盖玻片的96孔板中和25cm2的培养瓶中。并于接种后48h分组治疗:细胞对照(a组)、空白对照(b组)、nodn(c组)、终浓度为200ug/mlasodn(d组)、25ug/mlacnu(e组)及asodn和acnu的联合治疗(f组)。在细胞培养状态下,每24h用倒置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生长状态和形态学改变。72h后收集各组细胞进行相关检测。
1.2.2 细胞增殖活性的测定(mtt法) 治疗72h后,在不弃去rpmi 1640培养液的情况下,每孔中加入20ulmtt液,37℃,5%co2孵育箱内4h,弃去上清液,每孔加入100ul二甲亚砜振荡后,用mtt法,在酶标仪上测550nm处个孔的光吸收值,以细胞琥珀酸氧化脱氢酶(sdh)活性受抑制的情况作为监测方法记录结果。
1.2.3细胞bcl-xlmrna水平的rt-pcr检测 实验步骤严格按照trizol试剂所附的操作说明要求进行,离心收集各组细胞,提取细胞总rna,经过紫外分光光度法定量和鉴定。在25μl的扩增体系中分别加入10×rt-pcr缓冲液2.5μl、25mmol/l mgcl25μl、10mmol/ldntp2.5μl,rna酶抑制剂0.5μl,amv逆转录酶0.5μl,bcl-xl上下游引物及内参β-actin上下游引物各1μl,实验样品rna 1μg,进行rt-pcr扩增。最后分别取6μl扩增产物在1%的琼脂凝胶中进行电泳,紫外线透视仪下观察结果,并用凝胶成像仪分析系统测定灰度值,计算bcl-xl/β-actin的比值,获得目的片段的相对含量。
1.2.4 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细胞 治疗后48h,0.2%胰蛋白酶消化细胞,离心分别制备各组单细胞悬液,作细胞计数。用annexin v-fitc和pi合染细胞,未治疗空白对照细胞另设未染色管、单染annexin v-fitc管及单染pi管。以annexin v-fitc单染管和pi单染管作为基准参照,测定每个上样管数据,按所配制的软件处理、分析,选取散点图作直观显示。按试剂盒原理说明,判定标准如下:q1区:pi(+) annexin v(-),坏死细胞区;q2区:pi(+) annexin v(+),凋亡晚期或死亡细胞区;q3区:pi(-) annexin v(-),活细胞区;q4区:pi(-) annexin v(+),早期凋亡细胞区。在本试验中所测凋亡细胞数为q2区+q4区所得的细胞数。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0.0软件对相应数据进行?2检验、t检验、q检验及方差分析,以α=0.05作为检验水准。
2 结果
2.1 治疗后细胞形态学改变 治疗后48h,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在细胞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和无关序列寡核苷酸组,细胞均呈上皮性贴壁生长,轮廓清晰,结构紧密,生长状态良好;而在反义寡核苷酸组、acnu治疗组合联合治疗组,细胞部分变圆浮起,细胞间接触变松,增殖速度减慢,并见细胞中颗粒增多,细胞周围碎片增多。联合治疗组细胞脱落、漂浮、皱缩更加明显。
2.2 治疗后细胞增殖活性的抑制作用(mtt法) 结果见表1,按细胞对照组、空白对照组、nodn组、acnu组、asodn组及联合治疗组的顺序,抑制率逐渐增高。
表1 bcl-xl-asodn 联合acnu对a-172细胞sdh活性抑制作用( ±s)
组别 a 抑制率% |
a组 0.785±0.098 0 b组 0.741±0.032 5.67 c组 0.702±0.014 10.57 d组 0.401±0.056 58.54 e组 0.326±0.056 48.92 f组 0.089±0.046 88.63 |
注:f组、e组、d组分别与a组、b组、c组 ;f组与d组、e组相比,
均p<0.01; a组、b组、c组组间及d组与e组相比,p>0.05。
2.3 治疗后细胞中bcl-xl mrna水平的变化 结果显示,与细胞对照组相比,空白对照组及nodn组无明显变化,asodn组、acnu组和联合治疗组的表达依次减弱,抑制率依次增加见表2,图1。
表2 bcl-xl-asodn 联合acnu治疗后bcl-xl mrna的表达
组别 相对表达量 抑制率(%) |
a组 0.98±0.11 0 b组 0.96±0.14 2.04 c组 0.92±0.32 6.12 d组 0.48±0.26 51.02 e组 0.54±0.33 44.89 f组 0.11±0.22 88.76 |
注:f组e组d组分别与a组b组c组相比,f组分别与d组和e组相比,均p<0.01;d 组与e组及及a组、b组、c组间两两相比,p>0.05
2.4 治疗后各组细胞annexin v-fitc和pi合染结果 结果显示,凋亡细胞数按细胞对照组、空白对照组、nodn组、acnu组、asodn组、联合治疗组的顺序递增见表3。
表3 治疗后a-172细胞fitc/pi合染结果(%)
组别 q1 q2 q3 q4 q2+q4 |
a组 1.23±0.34 2.76±0.45 94.63±2.42 1.38±0.63 4.14±1.08 b组 2.11±1.12 4.23±1.89 91.57±3.38 2.03±1.27 6.26±3.16 c组 3.23±1.15 4.49±1.75 89.99±4.46 2.18±2.35 6.67±4.10 d组 2.78±1.24 14.67±3.38 59.34±5.59 23.21±4.58 37.88±7.96 e组 3.34±2.37 16.20±3.42 55.84±7.67 24.62±4.03 40.82±7.45 f组 3.81±.17 29.35±3.57 23.81±5.87 43.03±4.59 72.38±8.16 |
注:f组、e组、d组与a组、b组c组相比,f组与d组e组相比,均p<0.01
d组、e组及a组、b组、c组间两两相比,均p>0.05。
3 讨论
在临床实践中,对恶性胶质瘤的治疗,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多种多样的研究和尝试[2,3]。广泛切除和放疗,可以延长患者生存时间,但几乎所有的肿瘤患者均出现复发。化疗作为术后非常重要的治疗手段,其主要机制之一就是通过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而起到治疗目的的。但由于传统化疗药物几乎无一例外地都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对人体正常组织及细胞也造成极大的伤害,使得化疗药物的应用至今在临床上一是受到大剂量副作用的限制,二是受耐药的影响,临床实际疗效有限。亚硝脲类药物由于其高度脂溶性,容易通过血脑屏障,可在肿瘤细胞内释放出活泼的烷化基团,造成肿瘤细胞的dna损伤,最终导致肿瘤细胞死亡,是治疗恶性胶质瘤的首选药物,但其实际临床有效率仅20-32.3%%[4]。本研究结果也进一步证实,acnu对胶质瘤细胞的抑制率和凋亡率分别只有48.92%和45.84%。因此,耐药是化疗药物疗效偏低的主要原因,是肿瘤治疗的一大难题,也是恶性胶质瘤综合治疗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2]。
许多研究表明,诱导恶性肿瘤细胞凋亡是化疗药物发挥杀伤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而凋亡抑制基因的过度表达使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敏感性下降,bcl-xl就是其中之一[5-8] 。自asodn应用研究以来,已证实在体内外具有特异性抑制基因表达的能力,联合asodn和其它化疗药物已成为肿瘤研究中非常重要策略[2,9,10]。本研究结果显示,bcl-xl作为内源性凋亡通路中重要抑制因子,单纯经过bcl-xl asodn下调bcl-xl的表达之后,对凋亡率的影响也只有47.27%。但是,acnu联合bcl-xl asodn共同作用于a-172细胞,mtt、fc的结果分别为88.63%、80.54%,明显地抑制了肿瘤细胞的生长与增殖,提高了细胞凋亡率。说明bcl-xl-asodn对acnu抗肿瘤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bcl-xl asodn转染细胞后,bcl-xl mrna水平的表达下调了51.02%,表明:bcl-xl-asodn进入细胞后的直接作用就是封闭bcl-xl mrna的表达,并影响到转录后水平及蛋白质的表达。提示我们,通过下调bcl-xl表达能够显著提高acnu的抗肿瘤作用,进而揭示出,bcl-xl在恶性胶质瘤细胞中的高表达可能是胶质瘤耐药的又一重要因子。
综上所述,bcl-xl反义寡核苷酸联合嘧啶亚硝脲可有效抑制恶性胶质瘤的细胞增值,bcl-xl高表达是恶性胶质瘤对嘧啶亚硝脲耐药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反义寡核苷酸下调bcl-xl的表达,可显著增强恶性胶质瘤对嘧啶亚硝脲的敏感性,为恶性胶质瘤的临床治疗提供又一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2007320067)
△ 通讯作者:王新军,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教授;研究方向:脑肿瘤的基础研究和综合临床治疗。
TA的其他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