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姜宏卫副主任医师
-
医院: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科室:
内分泌科
- 又是网络繁忙、请稍后重试,无法...
- ADA发布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前...
- 2012年11月24日 洛阳市...
- 皮质醇增多症治疗指南(2011...
- 美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和血压达...
- 最近对病友的回复因网络问题无法...
- 妊娠及产后甲状腺功能异常---...
- 国际甲状腺联盟主席致辞
- Diabetes Care:青...
- 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委员回应网上...
- 第五届国际甲状腺知识宣传周-I...
- 2013年洛阳市内分泌学术年会
- 记得你心里的梦想----李安
- 手术治疗2型糖尿病机制的研究进...
- 1个成骨不全症家系--从新生儿...
- NEJM述评:应借助生活习惯干...
- 免散瞳眼底成像仪开始在我科使用
- HbA1C≥6.5%增大视网膜...
- 门诊日记20121210
- 2012年11月14日 世糖日...
-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城市...
- X型腿鉴别诊断-2012101...
- 4岁10月女孩来月经,怎么办?...
- 又是1例死亡率极高的乳酸酸中毒...
- 甲状腺结节规范评估与处理--转...
- 2012年慢性病防治中国专家共...
- 1周查房系列1
- 周一门诊:收住院17例,先天性...
- 欢迎9月22日施秉银教授、秦贵...
- 7月份低促性腺激素性腺发育不良...
- 8月1日(下周三)下午内分泌系...
- 糖尿病英文演讲比赛通知
- 周六、周日青春期发育门诊成立
- 糖尿病膳食大赛--糖尿病教育活...
- 20120709门诊日记
-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甲状腺功能减...
-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
- 身材矮小,到正规医院诊治,明确...
- 2012年4月14日中华医学会...
- 2012年4月7日洛阳市内分泌...
- 增高药,你乱用了吗
- 国家科技奖及历届最高科技奖获奖...
- 新一代的糖尿病治疗模式----...
- 7大行为准则
- 未来降糖新药----选择性GP...
- 2012年或将改变医学面貌的六...
- 2011年十大医学突破
- 2012年1月始,我们将免费为...
- 【转载】投资洞察:苹果启示录
- 乔布斯的警示:中国制造不能只做...
- 讲课--性腺发育不良、原醛、男...
- 甲状腺疾病义诊---每月最后一...
- 11月12日学术活动
- 生长、智力落后---早衰儿1例
- 李敖对毛泽东的评价
- 20110528甲状腺疾病学术...
- 第三届国际甲状腺知识宣传周(5...
- 男性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的诊断、...
- 如果情况不如人意......
- 2010年性早熟诊疗指南(试行...
- 感谢患者
- 21个小故事--转载
- 紧急通知:2月12日、13日糖...
- 《科学》评出过去十年科学界“十...
- 4月2日 洛阳市内分泌学术年会
- 2月12日 1型糖尿病教育、义...
- 1月16日上午9时举行《矮身材...
- 命运掌握在谁手中?
- 有梦想谁都了不起,有勇气就会有...
- 11月29日“河南省中青年科技...
- 不要倒在第九十九步上----转...
- 11月28日洛阳市内分泌学术会...
- 11月14日世界糖尿病日义诊活...
- 山西晋城产后甲亢--可能是产后...
- 幸运星
- 河南省中西医结合骨质疏松与代谢...
- 糖尿病、急性胰腺炎、低血压休克...
- 身材矮小、低血糖、酮症的诊断与...
- 招募使用预混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
- 9月25,9月27日糖尿病讲座...
- 李开复成长中的十句格言
- 一位父亲给女儿的九条人生忠告(...
- 8月3日--糖尿病护理教育交流...
- 8月1日 夏季健康教育??性腺...
- 长期寻求血糖波动大、难治性糖尿...
- 7月25日 1型糖尿病教育活动
- 7月10日星期六下午三点患者教...
- “夏季儿童健康系列讲座”开讲-...
- 甲亢合并肾小管酸中毒低钾麻痹1...
- 甲巯咪唑致严重粒细胞缺乏症2例
- 低促性腺激素性腺发育不良
- 桥本脑病1例
- 2010年3月27日洛阳市内分...
- 周日开展-身材矮小、性早熟、性...
- 糖尿病肾病患者招募
- 2009年洛阳地区内分泌代谢病...
- 3月22日洛阳地区内分泌疾病诊...
- 糖尿病患者早期控制血压可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
- 作者:姜宏卫|发布时间:2013-06-21|浏览量:583次
diabetes care:
2013-05-03 14:37 来源:丁香园 作者:desperado-c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姜宏卫
确诊高血压病后一年内平均血压水平与中风、心肌梗死和其他心血管事件的关系
为了评估早期进行血压控制对伴新发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来自美国明尼阿波里斯市卫生伙伴研究基金会的patrick j oconnor博士及其团队进行了一项研究,该研究结果发表在2013年2月的美国《糖尿病治疗》(diabetes care)杂志上。该研究发现对新发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积极行血压控制可带来显著的短期临床获益。
该研究中,受试者包括15,665例新近诊断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基线时均无冠心病或脑血管疾病。应用泊松回归模型评价高血压起病1年内合理控制血压能否预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在行模型分析时对基线framingham风险评分(frs)和其它协变量分别做校正或非校正处理。
该研究结果表明,受试者平均年龄51.5岁,高血压起病时的平均血压为136.8/80.8mmhg。高血压起病第一年后,平均血压降至131.4/78.0mmhg,其中32.9%受试者血压<130/80 mmhg,80.2%受试者血压<140/90 mmhg,平均随访时间为3.2年。经年龄校正后,1年平均血压<130/80、130-139/80-89、≥140/90 mmhg受试者的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分别为5.10、4.27和6.94个事件数/1000人年(p=0.004)。在frs校正模型中,起病第一年平均血压≥140/90 mmhg的受试者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升高(风险比为1.30 [95% ci 1.01-1.169];p = 0.04)。
该研究发现,高血压发病第一年血压控制不佳可显著增加三年内发生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可能性。对新发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积极行血压控制可带来显著的短期临床获益。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