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治疗失眠的小方法
- 【转】科技日报“鼾声如雷”不见...
- 【摘】怀孕期间的精神科用药知识
- 折翼
- 血虚失眠、情绪障碍的食疗方法?...
- 【转】自信、自尊这东西
- 我暴躁的儿子是什么问题?
- 血虚失眠、情绪障碍的食疗方法?...
- 【转】樊正伦教授养生--顺四时...
- 【转】樊正伦教授养生--饮食篇
- 【转】樊正伦教授养生--情志篇
- 【转】人生的几则守则
- 老年性痴呆的预防
- 遗传
- 【摘】自尊宣言
- 浮夸
- [转]《护士告诉你临终病人最后...
- [转]中国人唯一不认可的成功-...
- 几则心理小寓言
- 【转】节选弟子规中对父母的态度
- 幸福是个什么数?
- 有关抑郁症的几点问答
- 【转】睡觉的诀窍----南怀瑾
- 【转】读《快乐四句箴言》
- 三宝禅寺一行
- [转]什么时候需要心理治疗/咨...
- [转载与总结]冬令进补,怎样选...
- 治疗失眠请先关注下自己的睡眠习...
- 关注一群想睡觉的人
- “接受”有感
- 【转】感知综合障碍的识别和分类
- 作者:曾亮|发布时间:2013-06-21|浏览量:756次
感知综合障碍是对事物的许多个别属性综合理解时,总的来说是正确的,只是对事物某一个别属性感知的不正确。例如,病人听到妈妈说话的声音有些发飘。能确认是妈妈的声音,这说明大体感知是正确的;感到妈妈说话的声音“发飘”,这是音质这一个别属性感知不正确,故为感知综合障碍。广东省中医院心理睡眠专科曾亮
由于“对事物某一个别属性的感知”就是感觉,所以感知综合障碍可理解为:当将事物的多种感觉提炼成型时,总的来说是正确的,只是对某一种感觉不正确。故感知综合障碍应归为感觉障碍,而不是应归为知觉障碍。
感知综合障碍英文是psychosensory disturbance,直译为“精神性感觉障碍”,支持归为感觉障碍。rypebич认为,感知综合障碍是(中枢)整合功能障碍引起的,是比知觉障碍更高水平的机能障碍。如此说来,感知综合障碍至少应归为知觉,而不应归为感觉。可是,视网膜肿胀引起视物显小症;视网膜疤痕收缩引起视物显大症【1】,而视物显小症和显大症是对视物“大小”这一个别属性感知的不正确,属于一种感知综合障碍,这就意味着,在外周感受器障碍时就能发生感知综合障碍。感觉障碍在外周感受器-内导神经-感觉中枢的任何一环障碍时都可发生,而知觉障碍一定要在感觉中枢发生障碍时才能发生,故此时的感知综合障碍不能用知觉障碍来解释,只能用感觉障碍来解释。所以感知综合障碍归为感觉障碍比归为知觉障碍更合适。
一.所见疾病
⒈ 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的感知综合障碍往往是阵发,易变,不稳定的。用奋乃静和利培酮可有效。常见精神分裂症的幻听旧治不愈,未见精神分裂症的感知综合障碍久治不愈的。其实,有时未必是抗精神病药治疗好的,因为该症状自身就不稳定,易变,有可能是自发缓解的。
⒉ 躯体变形障碍:躯体变形障碍中的体象障碍,若病人外表毫无瑕疵,病人无中生有地感到外表的局部变形,并为此着急,可能是感知综合障碍;若病人外表确有小的瑕疵,放在一般人身上不致焦虑,而放在病人身上就神魂不安,可能是超价观念(超价观念是要有一定事实基础的)。不论是哪一种,5-羟色胺能抗抑郁药(如ssris)+ 不典型抗精神病药的效果有限。
⒊ 神经性厌食症:神经性厌食症也有体像障碍,因为神经性厌食开始前,多数病人微胖,因此启动厌食减肥,并坚定不移地减下去,即使减到故瘦如柴,仍觉得胖,坚持继续减下去。从这个过程来看,这种体像障碍更可能是超价观念,由微胖这个基础所触发,以后自觉地克服饥馋,坚持节食到底,也只有超价观念才能解释认知治疗有效,而药物治疗效果差。如果体像障碍是感知综合障碍,认知治疗有效就很难解释。
⒋ 抑郁症:抑郁症的自惭形秽是强烈抑郁情感抬升的超价观念,不要轻易归为感知综合障碍,随着抑郁情感的缓解,这种超价观念也消失。
⒌ 罕见疾病:眼科中的红绿色盲、红蓝色盲、全色盲(看外界事物像看黑白照片一样)是对颜色这一个别属性的感知不正确,应属于感知综合障碍。同理,洋地黄中毒时的绿视症,咖啡因中毒时的蓝视症或黄视症,也应属于感知综合障碍。由于这些症状远离精神科,并存在相应术语,也就不强求归入感知综合障碍了。
二.鉴别和分型
?⒈鉴别:感知综合障碍是对事物个别属性的感知不准确,如对事物2~3个个别属性的感知不正确”,如“我看到妈妈的脸变得惨白(颜色这一个别属性感知不正确)、眼睛变得像妖怪(形状这一个别属性感知不正确)、脸变长变宽(大小这一个别属性感知不正确)”,更能确定为感知综合障碍。而人格解体是对周围环境和自我精神/躯体存在的不真实感,这种不真实感缘于多重感觉减退,故人格解体症状符合感知综合障碍的定义。但感知综合障碍的涵盖范畴比人格解体大,故不能将感知综合障碍等同于人格解体。于清汉将感知综合障碍归纳为3种人格解体(即精神人格解体、躯体人格解体和现实人格解体)[2]。将两者等量齐观,我们不认同。我们认为,将感知综合障碍中符合人格解体定义的那部分归为人格解体,剩余的才归为感知综合障碍。
⒉分型:沈渔村精神病教科书上将感知综合障碍分为四型:视物变形症、空间的知觉障碍、周围环境改变的感知综合障碍、对自身躯体结构方面的感觉综合障碍[2]。型虽不多,关键是相互之间缺乏内在联系,不大好记。且前3型的发生率较低,第4型发生率较高,也不很实用。我们将感知综合障碍分为两型:自身感知综合障碍和周围感知综合障碍,目的是简单易记。其次,我们再按感觉个别属性的异常分析症状,目的是加深对感知综合障碍的理解。这种分析只求理解,无需记忆。
三.自身感知综合障碍
⒈ 形状障碍:是指对自身局部“形状”的感觉障碍。如感到自己的头变尖,脸变呆,脸两侧大小不对称,嘴唇变厚,手又短又肥,脚趾缝变宽。导致病人反复窥镜,关注自己躯体变化。但病人感到脸变丑不一定是“形状”的感觉障碍,“大小”和“长短”的感觉障碍也能导致脸变丑。如病人感到脸变大是“大小”感觉障碍,脸变宽是“长短”感觉障碍。
⒉长短障碍:是指对自身局部“长短”的感觉障碍。如病人感到自己脸变长,牙变短,个子变矮,腿变长,腿变短,或者腿变得一长一短。
⒊大小障碍:是指对自身局部“大小”的感觉障碍。如病人感到自己鼻子下缘变大,牙变小,手变大,屁股变大。
⒋颜色障碍:是指对自身局部“颜色”的感觉障碍。如病人感自己的眼睛变绿,脸白的吓人,肚子变红。“抑郁发作时自感脸色暗淡”,能归入视觉减退,就不再归入感知综合障碍。
⒌质地障碍:是指对自身皮肤“质地”的感觉障碍。如病人感到自己的皮肤老化,皱纹多,变憔悴。
⒍其他障碍:⑴轻重障碍:是指对自身 “轻重”的感觉障碍。如病人发作性感到身体发飘,或感到全身发轻;⑵体感障碍:是指对自身 “本体”的感觉障碍。如病人感自己过马路时,客观上是向前走,主观上却感到向后倒;⑶音质障碍:是指对自己说话的 “音质”感觉障碍。如病人听到自己说话的声音象一个讨厌朋友的声音,特别难听。
自身感知综合障碍以形状障碍和长短障碍为常见,大小障碍、颜色障碍和质地障碍少见,其他障碍更罕见。
四.周围感知综合障碍
⒈形状障碍:是指对周围人或物 “形状”的感觉障碍。一是看周围的人变形。如感到母亲一眼大,一眼小,母亲的脸变呆,护士们长的像猫。有病人说,在几次看电视期间,突然感到电视上的人变得狰狞可怕,吓的把电视关掉。这容易被医生忽略,因为⑴既往书上没有类似感知综合障碍的例子;⑵医生不能确定电视上是否真的出现狰狞可怕的人,但可试想,看过电视西游记中这么多妖怪,没有哪个吓的关电视的。电视台正常播放的节目,不可能让一个成人吓得不敢看,尤其是短期内连续几次吓的不敢看,更要考虑是病人自身的问题,而不考虑是电视节目的问题。如吓的关电视时有家属在场,就更好判定了。
二是看周围事物变形,即视物变形症(dysmorphopsia)。既往书上描述,病人感到像透过玻璃水杯看物体一样,像看哈哈镜中的物体一样【1】,这是静态的;可是,我们的病人描述则是动态的,如像看水波纹中的月亮那样变形,像夏天热气往上蒸,透过热气看东西那样变形,而且是动态的。如看台坡像动态的波浪一样,看到房子在扭曲,在摇晃。
⒉颜色障碍:是指对周围人或物 的“颜色”感觉障碍。如病人看到妻子脸红得像猴子屁股,身上皮肤黄的象草纸;看到公交车上下来的乘客眼睛发出淡淡的白光;看到大街上的人脸红一阵,白一阵;看到整个世界都变绿。其中后者易让医生困惑,实际上,把握住是对颜色这一个别属性的感知不正确,就不难确定是感知综合障碍。
3.时间感障碍:是指对 “时间感”的感觉障碍。一种是感到时间过的变快。如盯着钟看,一下子就过了半小时;才过一个月,象过了1年。另一种是感到时间过的变慢,如焦虑时,从小学到大学想了许多琐事,想完后不过10分钟;当抑郁时,刚刚发生的事好象隔了很长时间。
⒋高低障碍:是指对周围人或物的“高低”感觉障碍。一种是事物变高,如病人看到一个同学象太阳一样高大,自己不停往上看,那同学不停地往上长,象如来佛一样;又如,病人发病时看到楼房象战争电影里的一样,又高又险,病情缓解后看楼房就是平时的楼房。另一种是事物变低,如病人看到父亲变矮,矮到只有他的上身这么高,半分钟内又变回原来的身材,一共变了3次,以致不敢看父亲。
⒌运功障碍:是指对周围人或物的“运动”感觉障碍。一种是运动变慢,如感周围处于静止状态,空气似乎凝固了;另一种是运动变快,如感汽车开的速度比原来快几倍,人走的速度比原来快,别人说话的速度比原来快,妈妈做事的速度比以前快。
1例病人一阵阵大笑,解释说看妈妈的动作滑稽,象扮演小丑一样,这有两种可能性,一种是感到妈妈的动作幅度变大或变小,像小丑,另一种是感到妈妈的动作变快或像木偶一样动作不连贯,像小丑,无论如何,都是 “运动”的感知综合障碍。
⒍音质障碍:是指对周围人或物 “音质”的感觉障碍。如病人听到5岁女儿用成人的声音说了1~2句话,随后又恢复童音,不管她是用哪种声音,病人依然能辨认出是女儿的声音。
⒎其他障碍:⑴大小障碍:是指对周围人或物的“大小”感觉障碍。其中视物显小症(micropsia)是客体看上去较远较小,如病人提早服安眠药,一时睡不着,感电视变远了,房间变大变空旷了,几分钟后恢复;视物显大症(megalopsia)是客体看上去较近较大,如看到太阳非常大,感觉就在身边,尽管心里知道它离得很远;视物图像可从大(像放大镜在移离)到小(像用望远镜的反端看过去)不断波动。⑵轻重障碍:是指对周围人或物的“轻重”感觉障碍。如病人说,感到妈妈的手轻、动作轻、无分量。⑶界限障碍:是指对周围人或物 “界限”的感觉障碍。病人说“我看每个人的轮廓边缘都有一黑框,使我难过,治疗后黑框变淡些”。⑷水平线障碍:是指对周围人或物的“水平线”感觉障碍。如病人歪着头看世界,因为他感这个世界是斜的,歪着头看才能将这个世界看正。⑸通透性障碍:是指对周围人或物 的“通透性”感觉障碍。如病人靠近一个同学,就感到同学变得透明,看黑色的东西,也感到是透明的。⑹平滑性障碍:是指对周围人或物的“平滑性”感觉障碍。如病人感奶奶的手和袖子太滑,搀着难受。
周围感知综合障碍以形状障碍和颜色障碍为常见,高低障碍、时间感障碍、运功障碍和音质障碍少见,其他障碍更罕见。
总得看来,通过视觉引起的感知综合障碍比感知综合障碍的比例为89%,即感知综合障碍主要是通过视觉引起的,而感觉增强则主要是通过听觉引起的。
TA的其他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