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姜在波副主任医师
-
医院: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科室:
介入血管科
- 介入血管科攻克“门静脉海绵样变”治疗难关
- 作者:姜在波|发布时间:2013-06-21|浏览量:756次
??经皮经肝穿刺肝内门体分流术(ptips)
我国是肝病大国,多种肝脏疾病最终将导致门静脉高压致使患者出现顽固性腹水、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等,严重危害我国人民的健康。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作为治疗门脉高压及其并发症的重要方法已在临床广泛应用,并已成为临床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然而,临床上经常会碰到一些情况极其复杂的特殊门静脉高压患者,如门静脉海绵样变、脾切除术后导致门静脉血栓形成、闭塞等,患者多已无法再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甚至肝移植的机会也失去。以往传统tips手术在此方面风险高,手术成功率极低,使得大部分患者因无法得到有效的治疗而丧失生命。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介入科姜在波
针对这一临床难题,介入血管科在我院强大的肝脏内科、肝脏外科及消化科等兄弟科室的支持与合作下,在单鸿副院长及姜在波主任的带领下,经过多年的临床探索和反复钻研,多次对传统的tips技术进行改良,在国内首创经皮经肝穿刺肝内门体分流术(ptips),并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使得我科在门脉高压症的介入治疗上始终处于国内、国际领先地低位。
ptips是在传统tips技术的基础上,改变了穿刺入路,使tips手术当中最难的门静脉穿刺变得简单、容易、安全。因ptips为细针穿刺,且穿刺过程均在肝实质内完成,与传统tips技术相比具有手术风险低、成功率高、适应症范围广等优点,且对于常规tips无法完成的复杂患者,可依据本方法的技术思想制定个体化穿刺方案,完成肝内门体分流。
采用ptips术式,我科已成功为院内外20多位复杂门静脉高压患者完成肝内门体分流术,手术全部成功,患者大多数为门静脉海绵样变、门静脉血栓、复杂布-加综合征等导致的反复消化道出血和顽固性腹水,下面介绍2个典型病例。
患者一,男性,38岁,budd-chiari综合征(肝静脉弥漫闭塞型),反复腹胀、消化道出血经内科保守治疗无效。患者多次在北京、上海多家知名医院就诊,均因病情过于复杂而未得到有效的救治,最后辗转来到我科就诊,成功接受肝内门体分流术,术后恢复良好出院。
术前ct:肝淤血,肝静脉显示不清,门静脉海绵样变(a)。经皮穿刺肝静脉,未见正常分支(b);经皮穿刺门静脉造影显示门静脉海绵样变,门静脉压力50cm水柱(c)。行改良式ptips术,再次造影示血流通畅,门静脉压力30cm水柱(d)。复查超声显示支架内血流通畅(e)。
患者二,男性,34岁,门静脉血栓并门静脉海绵样变,近1年来反复出现呕血、黑便等消化道出血症状,多次在院内外行内镜下曲张静脉硬化术、脾动脉栓塞术,术后仍间断性出现呕血及黑便。术前ct示门静脉主干完全闭塞并广泛性海绵样变。我科采用改良式ptips为该患者成功实施肝内门体分流术。术后恢复良好,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多次复查支架通畅。
介入血管科 2012-03-16 |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