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读“肩痛” ?? “肩痛”的治疗方法(上)
- 作者:林新晓|发布时间:2013-06-20|浏览量:990次
前两期我们了解了导致“肩痛”的一些常见骨科疾患,那么,经过骨科专家的系统诊治,确诊后,对于“肩痛”都有哪些治疗方法呢?这一期就谈谈对于“肩周炎”和“肩袖损伤”以及“肩峰下撞击综合征”,都有哪些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肩周炎都有哪些中医治疗方法呢?中国中医研究院骨伤科医院骨关节科林新晓
肩周炎的中医治疗方法有:中医推拿、针灸针刺、火针、针刀疗法、中药穴位注射、中药离子导入,汤药洗敷及中药汤剂内服等。
常见的肩周炎按摩推拿手法主要有:舒筋活络法、滚揉法、点按穴位法、环转摇肩法、上肢被动后扳法、背后拉臂法、提抖法等,中医手法治疗极具中医特色,是临床较为常用的疗法之一。而针灸治疗也已被全世界所认可,针灸治疗取穴主要有肩?、肩井、肩外俞、巨骨、臂?、曲池等,并可以痛点为俞,结合艾灸,每日或隔日一次。
火针法,古代又称为?刺,是将特制的针具用火烧红以后刺人一定的部位以治疗疾病的方法。这一治法,在我国秦汉时代已经应用。火针是用火烧红的针尖迅速刺入穴内,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早在《灵枢?官针》中就记:有“淬刺者,刺燔针则取痹也。”《伤寒论》、《千金翼方》、《针灸大成》均对火针有具体的描述。本法具有温经散寒,通经活络作用。
小针刀疗法是一种介于手术方法和非手术疗法之间的闭合性松解术。是在古代九针中的针、锋针等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外科用手术刀而发展形成的,是与软组织松解手术有机结合的产物,已有十多年的历史、近几年有进一步发展的趋势,并为世人所重视。小针刀疗法操作的特点是在治疗部位刺入深部到病变处进行轻松的切割,剥离有害的组织,以达到止痛祛病的目的。其适应证主要是软组织损伤性病变和骨关节病变。小针刀疗法的优点是治疗过程操作简单,不受任何环境和条件的限制。治疗时切口小,不用缝合,对人体组织的损伤也小,且不易引起感染,无不良反应,病人也无明显痛苦和恐惧感,术后无需休息,治疗时间短,疗程短,患者易于接受。
中药穴位注射更近似现代医学的靶向疗法,将现代医疗与传统中医相结合,采用纯中药与人体所需成份药物混为一体,中药穴位注射靶向治疗即局部靶向给药,药力直达病灶,直接渗透到穴位、疼痛点、病灶点,起到了疏经活络、消炎镇痛的作用,改善局部血循环,促进新陈代谢。而中药离子导入作为现代医疗与祖国医药结合的另一种新疗法,也为临床所常用。
汤药洗敷即将中药煎成药汁,外洗患肩,并用净纱布包裹药渣,温敷患肩。所选药物多是具有祛风散寒,活血祛瘀、舒筋活络等作用的中药。中医临床通常把肩周炎分为以下四型:①风寒侵袭;②寒湿凝滞;③瘀血阻络;④气血亏虚。根据不同的证型处以不同的汤剂内服。
肩周炎的西医疗法主要分手术和非手术两大部分,非手术疗法主要局部封闭治疗和理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