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马国伟副主任医师
-
医院: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科室:
胸外科
- 早期肺癌的胸腔镜辅助下的手术根治
- 作者:马国伟|发布时间:2013-06-20|浏览量:530次
肺癌的外科手术径路通常是标准胸后外侧切口,为了缩小创口和减轻术后疼痛,开发了保存部分胸部肌肉的开胸术(muscle sparing thoracotomy)。胸腔镜下手术在开展初期,主要是探查、胸腔粘连分离和活检。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影像系统的完善、光源的改进和胸腔镜用手术器械的开发,拓展了胸腔镜下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简称vats)的适应症。1992年lewis首先报道针对肺部恶性肿瘤vats下肺部分切除,1993年roviaro对于1期肺癌予以肺叶切除合并肺门淋巴结清扫。从此,有关肺癌胸腔镜下手术的报道日趋增多,手术技巧日趋精进。vats手术对于降低创伤,减少手术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特别是对于一些心肺功能低下的高龄患者,具有优越性。上海市胸科医院顺应医学发展,也适时开展胸腔镜下辅助小切口的肺癌根治手术。常规的肺癌根治手术切口长约二十多厘米,而胸腔镜下手术切口约在8厘米大小。此类新手术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对上臂运动功能和呼吸功能影响小等特点,并且更符合美容的要求。肺癌的根治手术包括肺部恶性肿瘤所在肺叶的切除和淋巴结清扫,胸腔镜下辅助小切口的手术对于淋巴结的清扫相对困难,由市胸科医院胸外科赵晓菁、周允中医师独立设计开发的淋巴结钳(获国家专利)可以使小切口下的淋巴结切除变得相对简捷易行。我院的胸腔镜下的手术经验提示对于早期肺癌,在胸腔镜的导引下辅助小切口,多可以达到完整肺叶切除合并肺门及纵隔淋巴结清扫的效果。胸腔镜下的肺癌根治手术主要针对早期肺癌病例或者心肺功能差不能耐受常规开胸手术的高龄患者,但是手术病例的选择仍然需要临床外科医师根据肿瘤体积的大小、肿瘤的部位、淋巴结有无明显转移和胸腔有无明显粘连等因素综合判断抉择。胸腔镜下肺癌手术需要应用进口的手术器械,而此类器械在我国尚未进入医疗保险范畴,所以患者相应自负医疗费用较高。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外科马国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