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后联合I期手术治脊柱结核
- 作者:王学文|发布时间:2013-06-21|浏览量:1410次
很显然,经后路手术一般只能解决椎管狭窄、硬膜与神经根受压等病变,但经椎弓根固定具有三柱固定、固定确实、可矫形等优点。虽然内固定物对结核感染愈合的影响较其他化脓性细菌小,但其始终是一异物,结核杆菌会在其表面形成菌落;前路内固定物一旦断裂、松动后,再次取出较处理后路内固定物难度大得多,因此在考虑前路内固定物时还是应持谨慎态度。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王学文后路经椎弓根固定,一期侧前方病灶清除加植骨术不但避免了内植物直接暴露于病灶中从而增加感染及骨不连的可能性等不足,而且有效的固定了前方椎体间的植骨块,同时清除了病灶、矫正了脊柱畸形,是目前较好的一种脊柱结核治疗方法。但有创伤大、出血相对较多、手术风险加大等不足。我们对脊柱结核继发脊柱不稳(机械性或神经性)合并以下情况进行该手术:(1)l5s1结核,椎体破坏严重,前路手术固定较困难甚至无法固定;(2)下腰椎结核需要植骨、内固定,但术前估计粘连较重,害怕手术固定时对重要血管造成损伤而导致严重后果者;(3)椎旁脓肿巨大,死骨较多,病灶清除后周围软组织条件不佳;(4)患者较年轻,内植物在体内需要留置相当长的时间,害怕内植物断裂、松动者。当然,该手术的另一必要条件是后节段必须有弹性。 该手术为大手术,程序较多,操作复杂,因此必须要由有相当经验的医生主刀,并作好充分的准备,切忌匆忙上台。术前、后充分、合理、系统、科学、规律的化疗是手术治疗的前提,同时采取多种措施使患者的全身情况得到改善(如结核中毒症状减轻、局部症状好转、体温低于37.5℃,血沉低于40mm/h等)。手术的每一步骤均要操作妥当,减少失血,尤其注意腰动脉的处理,该动脉周围组织增厚,一定要剥离连同动脉在内的椎旁组织后后再缝扎该动脉。后路内固定物置好后,暂时仅作初步撑开,然后妥善包扎伤口(我们常用薄膜);前路病灶清除完毕后,在撑开的条件下植入植骨块,然后适当减小撑开的程度,使骨块嵌紧。手术中注意不能让无菌切口受到污染。手术后主刀医生必须及时查看病人,全面了解病人的情况并及时处理。
但是,该手术毕竟对患者的打击较大,对医生的要求较高,我们建议不常规使用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