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顾翔主治医师
-
医院:
南京市溧水区人民医院
科室:
骨科
- 低血容量休克
- 作者:顾翔|发布时间:2013-06-20|浏览量:3199次
低血容量休克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外源性和/或内源性容量丢失而导致的有效循环血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足、细胞代谢紊乱和功能受损的病理生理过程。近三十年来,低血容量休克的治疗已取得较大进展,然而,其临床死亡率仍然较高。低血容量休克的主要死因是低灌注以及大出血、感染和再灌注损伤等原因导致的MODS。目前,低血容量休克缺乏较全面的流行病学资料。创伤失血是低血容量休克最常见的原因。据国外统计,创伤导致的失血性休克死亡人数占创伤总死亡数的10~40%。
低血容量休克的主要病理生理改变是有效循环血容量急剧减少,导致组织低灌注,无氧代谢增加、乳酸性酸中毒,再灌注损伤,以及内毒素移位,细胞损伤,最终导致MODS。低血容量休克的最终结局自始至终与组织灌注相关,因此,提高其救治率的关键在于尽早去除休克病因的同时,尽快恢复有效的组织灌注,以改善组织细胞的氧供,重建氧的供需平衡和恢复正常的细胞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