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秉宜治疗便秘验案举偶
- 作者:陈玉根|发布时间:2012-03-04|浏览量:1089次
张丹 陈玉根(指导)江苏省中医院肛肠科陈玉根
朱秉宜主任中医师,江苏省名中医,全国首批师承指导老师。业医六十余载,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耄耋之年,仍坚持临床一线。笔者有幸侍诊左右,现整理朱老便秘验案数则,以窥其辨治肛肠疾病之一斑。
案一
患者袁某,男,68岁,2003年8月13日初诊。大便秘结10余年,近年来逐步发展到几无便意,常服泻剂以通便,口干喜饮、纳尚可,寐安。口腔有散在溃疡。舌红少津,苔白,脉细数。证属阴虚肠燥,治以滋阴养液、润肠通便。
南沙参20g,玄参20g,生地黄20g,天冬20g,麦冬20g,川石斛20g,生白术20g,当归20g,火麻仁15g,郁李仁15g,瓜娄仁15g,枳壳15g ,枳实15g。服7剂后,便意渐复,口腔溃疡消失,但仍大便3-4日才能一行,或干或软,伴有口干口渴,原方续进14剂,大便1-2日一次,质软为主,偶偏干;但停药后便秘又作,自行在当地配原方续进又效。
案二
患者陶某,男,37岁,2003年4月5日初诊。患者素秉排便不畅,大便3日左右一行,不干或稍干,但努责无力,排便不尽。服用通便药,有时缓解症状,有时效果不显。纳谷欠香,形体偏瘦。舌质淡红,舌苔薄,2003年结肠气钡造影:横结肠下垂,乙状结肠冗长。证属脾虚气陷,治以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黄芪20g,党参20g,炙甘草5g,生白术30g,当归10g,陈皮5g,升麻15g,柴胡6g,枳实15g,第5剂药后,大便2日一行,质软,但仍有排便不畅,不尽感,纳谷渐香,原方续进一月,能维持大便2日左右一行,质软,排便不畅,不尽感改善。
按:便秘一证,临床难治性疾病,既有器质性原因,也有功能性因素,还有生活习惯和心理因素。朱老辨治便秘,常分两型,其一阴虚肠燥,以口干口渴、口腔溃疡、舌红少津为辨治证点;其二脾虚气陷,以努责无力,排便不尽,以及检查发现结肠过长为辨证要点。前者治以增液行舟为主,后者治以益气举陷为要。朱老治便秘,尤其喜用大剂量生白术,认为重用生白术,能使干燥坚硬之大便变润变软,易于排出,不引起腹泻;白术不论与凉润之生地配伍,或燥热之姜配伍,均可保持其通便作用。现代药理研究提示,白术有促进胃分泌作用,使胃分泌旺盛,肠蠕动增加,可能是白术通便机制所在。此外,对阴虚便秘,朱老常加入杏仁、桃仁、麻仁、柏子仁等润肠通便之品,以助通便之力。另外,朱老认为长期服用大黄等通便药物者不宜突然停药,应逐渐减量,防止发生停药后的便秘。
“三份用药、七份调理”,对于顽固性避免,朱老特别强调生活指导和心理调适。一要嘱咐病人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且每次排便不宜时间过长;二要病人多食水果、蔬菜、粗粮;三要放松心情,适当运动,避免过度关注。为医者应同时,只有病人养成良好的习惯,才能真正解决病人的痛苦。
案一患者多年大便秘结,禀赋阴液亏虚,长期依赖泻药,伤津耗液,津液逾亏,肠腑失于濡润,而大便秘结难解。津液亏乏,不能上承,则口渴口干,口腔溃疡时发;肠腑失于濡润,便干或几无便意。舌红少津,脉细数,皆为阴虚之象。《温病条辨》谓“水不足以行舟,而结粪不下者”,当增水行舟,方用增液汤。朱老治便秘善用增液汤,方中重用玄参,苦咸而凉,滋阴润燥,壮水制火,启肾水以滋肠燥,为君药。生地甘苦而寒,清热养阴,壮水生津,以增玄参滋阴润燥之力;肺与大肠相表里,故用甘寒之麦冬,滋养肺胃阴津以润肠燥,共为臣药。三药合用,养阴增液,以补药之体为泻药之用,使肠燥得润、大便得下。本方咸寒苦甘同用,旨在增水行舟,虽非属攻下,却可药到通便,但临床注意药量宜重。阴虚便秘加用部分仁类药,也是朱老擅长,旨在润肠通便,提高治疗效果。
案二患者纳谷欠香,形体偏瘦,乃中焦气虚,脾胃不健,运化无力所致;气虚,则鼓动无力,故自觉排便无力,排便不尽、不畅;检查发现直肠黏膜内脱垂、横结肠脱垂,系中气不足,升阳无力之象。补中益气汤是治疗内脏脱垂的名方,方中黄芪补中益气、升阳固表为君;人参、白术、甘草甘温益气,补益脾胃为臣;陈皮调理气机,当归补血和营为佐;升麻、柴胡协同参、芪升举清阳为使。综合全方,一则补气健脾,使后天生化有源,脾胃气虚诸证自可痊愈;一则升提中气,恢复中焦升降之功能,使下脱、下垂之证自复其位。朱老对于气虚型便秘主张重用生白术,现代医学也证实生白术有促进肠蠕动功能,应用时应抓住这一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