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谢立科主任医师 博士生导师
-
医院:
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
科室:
眼科
- 谈谈干眼
- 作者:谢立科|发布时间:2011-11-06|浏览量:254次
干眼是指由于泪液的量和质的异常或动力学异常引起的泪膜不稳定和眼表面损害,而致眼部不适的一类疾病。干眼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眼部干燥、异物感、畏光及视力模糊或视力波动等不适,重者可引起视功能下降,从而影响工作和生活,甚至失明。流行病学及临床调查发现美国65~84岁的人群中,14.6%(430万)的人患干眼病。我国目前尚无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但基于目前的卫生条件及环境状况,其发病率可能更高。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眼科谢立科
干眼的常见病因主要有:
1.泪液产生减少:分先天性和获得性2大类。先天性泪液减少疾病包括:家族性自主神经异常(Riley-day综合征)、泪腺发育不全(先天无泪腺)等。获得性泪液减少疾病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外伤等。化学烧伤、放射损害和泪腺的手术切除破坏泪腺组织引起泪液分泌减少。抗组胺药、抗蕈毒碱药等可影响泪液分泌。淋巴瘤、白血病以及肉样瘤、淀粉样变性、血色素沉着等疾病亦导致干眼病的发生。
2.粘液缺乏:引起粘液缺乏的疾病有:维生素A缺乏,Steven-Johnson综合征,眼类天疱疮病,慢性结膜炎,沙眼,化学烧伤,抗组胺药、抗蕈毒碱药等。
3. 脂质缺乏:睑缘瘢痕、眼睑炎症、双行睫可引起脂质缺乏。
4. 泪液膜扩散损害:常见原因有睑内翻、外翻、缺损,角膜硬化症,瞬目减少或缺失(神经性紊乱、甲状腺功能亢进、麻风、上提肌收缩、创伤)。另外,翼状胬肉和睑球粘连等结膜异常疾病和眼球突出均可导致干眼症。
目前随着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手术、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日益兴起,手术后引起的干眼症越来越多。另外,长期工作在空调开放或空气不流通的环境里也可引起干眼症状,如大楼疾病综合症(sickbukldingsyndromeSBS)或办公室眼病综合症(officeeyesyndromeOES)。经常从事注意力集中的工作或活动,比如经常使用电脑,在荧光屏前工作和阅读的终端综合症(videodisplayterminalsVDT),在黑暗的房间看电影、驾车等可引起瞬目间隔期增长,暴露的眼表面积增大及瞬目频率减少,使泪液的蒸发加速而致干眼。许多亚临床无症状性干眼患者在上述情况下会出现干眼症状。
目前对干眼的治疗主要包括:
1.补充人工泪液:人工泪液点眼仍为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常用药物有人工泪液、爱丽、泪然等。有学者在聚丙烯酸类聚合物中,加入维生素A、C、B、B12、蜂蜜、中药等,改变传统人工泪液仅是眼表加水以保湿的治标作用,显示出较好疗效。
2.减少泪液丢失:(1)减少泪液的自然蒸发:封闭式双目镜、硅橡胶眼罩、湿房型眼镜、亲水性角膜接触镜,鉴于价格昂贵,目前国内仍较少应用。(2)保存仅有的泪液:电灼烙或氩激光行泪小点封闭,颞侧1/2睑裂缝合,泪小点胶原塞,新近国内报告以水凝胶制作泪小管塞植入泪小管内,治疗干眼,疗效良好,且价格低廉,可以替代进口同类产品,便于推广应用。
3.腺体移植术:目前,主要是利用口腔分泌腺部分腺体移植,能一定程度上缓解干眼症状。但可能出现口干,部分人员应用后角结膜有刺激性不适。
此外还有大隐静脉移植、舌下腺移植、颌下腺移植、自体口腔粘膜及异体结膜移植等。
中医治疗干眼历史悠久,临床上也反复证明中医中药对干眼有较好疗效。有学者研究了中药1号人工泪液(雪梨汁、荸荠汁、菊花、黄连、蜂蜜等配上羧甲基纤维素粉制成)对家兔干眼模型研究基础上作了临床研究,将80例干眼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第一组用1%羧甲基纤维素点眼,第二组用中药人工泪液1号,治疗5周后记录患者双眼平均Schirmerl试验湿长和角结膜虎红着色点数的变化,结果中药组有显著疗效。另外本病患者口服疏肝滋阴中药也有利于干眼的治疗,如口服逍遥颗粒及生脉液等。